[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或日化用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7830.9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苏琛;罗霞;张涛;宋怡;杨欣怡;罗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8/9789;A61K8/9728;A61P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张娟;魏静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炎 药物 日化 用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或日化用品。具体提供了一种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的药物组合物:丁香6~12份,鹅不食草6~12份,羌活3~9份,佛手6~12份,薄荷3~9份,桔梗3~9份,川芎3~9份,灵芝3~9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以该药物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制得的鼻炎膏,该鼻炎膏能够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急性、慢性鼻炎,鼻窦炎及感冒导致的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将该鼻炎膏涂抹在鼻腔和鼻翼周围,可长时间发挥缓释作用,达到经皮吸收作用,从而发挥药效,明显提高了患者接受程度。以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或日化领域常用的辅料,可以制得治疗鼻炎,以及鼻炎引起的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的药物或日化用品,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或日化用品。
背景技术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鼻炎是人群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多表现为病程长,易复发,给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鼻炎可分为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
目前对鼻炎的治疗尚无专用特效药物,多使用一般消炎药物和对症治疗。目前市面上的通鼻窍产品主要是塞鼻剂、吸鼻剂、喷鼻剂,在这些产品的给药过程中,鼻纤毛会对异物进行清除,从而增加给药的困难。而且,有些产品中含麻黄素或激素类物质,其虽然可以缓解鼻炎症状,但频繁使用会导致“反弹”,出现更严重的鼻塞;若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药物依赖性。此外,市场上销售的治疗急慢性鼻炎的药物在有效率、持久性、复发率方面也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发掘有效率、持久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治疗鼻炎的药物。
此外,目前市面上化妆品虽然种类多样,但大多化妆品的功效都是清洁、保养、美容功效。几乎没有可以有效治疗鼻炎的化妆品。如果能制备一种可以有效治疗鼻炎的化妆品,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轻松实现治疗目的,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率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治疗鼻炎的药物或日化用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的:丁香6~12份,鹅不食草6~12份,羌活3~9份,佛手6~12份,薄荷3~9份,桔梗3~9份,川芎3~9份,灵芝3~9份。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的:丁香6~9份,鹅不食草6~9份,羌活3~6份,佛手6~9份,薄荷6~9份,桔梗6~9份,川芎6~9份,灵芝3~9份;
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的:丁香9份,鹅不食草9份,羌活3份,佛手9份,薄荷6份,桔梗6份,川芎6份,灵芝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上述原料药,加入溶剂,提取,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油,优选为白油;
所述药物组合物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15)g/mL,优选为1:10g/mL;
所述提取的方式为油煎或油浸,优选为油煎;所述提取的次数为1-3次,优选为2次;所述提取的时间为10-20分钟/次,优选为15分钟/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所述药物是以上述的药物组合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膏剂、喷雾剂、擦剂或滴剂,优选为膏剂。
进一步地,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增稠剂、保湿剂、水、表面活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