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制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7940.5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4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董秀辉;万涛;程嵘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慧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10/18;B60W10/02;B60W10/06;B60W10/08;B60T10/00;B60T7/06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制动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制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其包括整车控制器、动力机构、制动机构、制动踏板及工况选择操作装置,其中:整车控制器与制动踏板相连接,制动踏板上设有用于检测制动踏板深度的位移传感器;工况选择操作装置与整车控制器相连接,工况选择操作装置设有4个工况挡位,通过工况选择操作装置控制整车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整车控制器通过不同的工况挡位调整动力机构与制动机构的配合模式;本发明通过人工选择设定车辆的运行工况,在车辆滑行或制动时,控制系统相对应的动力及制动系统做出不同的动作需求指令,提高了各单元的时序控制效率,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制动可靠性,降低了整车的经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制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配备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因其电驱动系统具备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可有效改善其经济性。
混合动力车辆制动系统有两种技术形态:一种是可以实现机械制动和电驱动系统能量回馈制动控制解耦,一种是不能实现机械制动和电驱动系统能量回馈制动控制解耦,其中第一种可实现控制解耦的方案因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且被垄断而在商用车上应用有限,第二种非控制解耦的方案因过多考虑不同工况下制动操控过程中驾乘者的一致性感受而对通过电驱动系统的能量回馈实现的制动功能未能充分利用,导致整车经济性再提升受限。同时,传统商用车为解决在山区路况下长坡制动过程中机械制动系统性能可靠性问题,多通过缓速器和发动机排气制动等辅助制动措施来分担整车制动效能,存在的问题是仅有简单的开关控制、各制动单元工作的时序逻辑控制不优、没有充分优化缓速器性能,制动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制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通过人工选择设定车辆的运行工况,在车辆滑行或制动时,控制系统相对应的动力及制动系统做出不同的动作需求指令,提高了各单元的时序控制效率,提高了制动系统的制动可靠性,降低了整车的经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制动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动力机构、制动机构及工况选择操作装置,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踏板,其中:
所述整车控制器与制动踏板相连接,所述制动踏板上设有用于检测制动踏板深度的位移传感器;所述工况选择操作装置与整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工况选择操作装置设有4个工况挡位,通过所述工况选择操作装置控制整车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过不同的工况挡位调整动力机构与制动机构的配合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驱动变速件、加速踏板、发动机、离合器、驱动轮及动力电池,所述整车控制器与电驱动变速件相连接,所述电驱动变速件包括发电机、变速器及驱动电机;所述加速踏板控制发动机的驱动强度,所述离合器连接发动机与电驱动变速件进行动力分离或连接,所述发电机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接并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发动机、驱动电机分别驱动驱动轮转动;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排气制动器、缓速器及驱动轮制动器,所述排气制动器与发动机相配合;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轮通过传动轴传输动力,所述缓速器设置在驱动电机与驱动轮的传动轴上用于减速制动;所述驱动轮制动器设置在驱动轮上用于制动驱动轮;所述工况选择操作装置的挡位包括1挡、2挡、3挡及4挡。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设有活塞、曲轴及排气管,所述活塞与曲轴相连接,所述曲轴通过离合器与变速器相连接,所述发动机通过活塞摩擦生热对曲轴产生制动阻力,所述曲轴通过离合器结合状态将阻力传输给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并把阻力通过驱动电机传输给传动轴,所述驱动轮之间连接有桥,所述驱动轮通过桥与传动轴相连接接收阻力制动;所述排气制动器设置在发动机的排气管上,所述排气制动器关闭排气管改变发动机内压用于增加活塞的摩擦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缓速器采用液力缓速器或电涡流缓速器。
一种混合制动控制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慧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慧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