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pH靶向性的柔性纳米脂质体祛痘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8403.2 | 申请日: | 2020-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强 |
主分类号: | A61K8/14 | 分类号: | A61K8/14;A61K8/34;A61K8/37;A61K8/44;A61K8/49;A61K8/60;A61K8/86;A61K8/891;A61K8/92;A61K8/9789;A61P17/10;A61P29/00;A61Q17/00;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ph 靶向 柔性 纳米 脂质体 祛痘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pH靶向性的柔性纳米脂质体祛痘乳及制备方法,处方中包括包覆了活性成分的pH靶向柔性纳米脂质体、糖基海藻糖、互生叶白千层叶油、枫香脂、巴旦杏仁油、水溶性月桂氮卓酮等,活性成分为玉蝉花、紫菀、金刚藤、白牛膝、梭鱼草和罗布麻的提取物;本发明所制备的祛痘乳利用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变形性,使活性成分深入表皮层和真皮层,抑制皮肤中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和油脂过度分泌,舒缓消炎,促进瘢痕处组织再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用祛痘护肤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pH靶向性的柔性纳米脂质体祛痘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痤疮的外用产品主要有两种类型:外用药物。治疗痤疮的常见药物有外用维A酸类、激素类、抗生素类药物,但其均存在一定问题,如:传统外用维A酸和过氧苯甲酰制剂自身稳定性较差且局部刺激较常见、抗生素药物耐药性差的问题日趋严重、激素类药物只能起到假性祛痘的效果,使皮肤产生依赖性且长期使用会严重损害皮肤,甚至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祛痘护肤品。现有的祛痘护肤品存在皮肤透过率差、靶向性差、副作用多等问题,极易对正常皮肤造成伤害。透皮促进剂(如:甲基亚砜类)的使用可以提高皮肤透过率,但同时也可能成为皮肤的刺激源与过敏源,甚至消费者在持续使用含封闭剂(如:脂肪醇类)的补水祛痘产品后,毛孔被进一步堵塞,造成更加严重的痤疮。
传统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复杂,很多为大分子,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或表皮层,很难进入真皮层,皮肤透过率极低,仅为5%。常见的痤疮炎症(如丘疹、囊肿、肿块)多侵蚀到真皮层,透过率低的成分很难到达炎症部位,治疗和护肤效果往往很差。因此,目前该领域急需一种安全、精准高效祛痘的新产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pH靶向性的柔性纳米脂质体祛痘乳及其制备方法,提高护肤品中有效成分的皮肤透过率和利用度,减少对正常皮肤造成的伤害,直接提高了有效性、靶向性,降低了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填补了护肤品领域中安全高效祛痘产品的缺失。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pH靶向性的柔性纳米脂质体祛痘乳,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糖基海藻糖2-6份、互生叶白千层叶油3-12份、枫香脂1-2份、巴旦杏仁油1.5-2份、水溶性月桂氮卓酮0.1-0.5份、甘油10-15份、PPG-12-丁醇聚醚-16 2-6份、PEG-12 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5-8份、乙氧基化C11-15链烷醇油酸酯3-7份、羟乙基二胺四乙酸三钠1-3份、丙二醇3-17份、第二活性成分9-49份、去离子水30-250份和包覆活性成分的pH靶向柔性纳米脂质体9-22份,所述包覆活性成分的pH靶向柔性纳米脂质体为包覆有第一活性成分的柔性纳米脂质体,所述第一、第二活性成分分别为玉蝉花提取物、紫菀提取物、金刚藤提取物、白牛膝提取物、梭鱼草提取物和罗布麻提取物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且互不相同,其重量份为玉蝉花提取物3-5份、紫菀提取物1-15份、金刚藤提取物2-9份、白牛膝提取物0.5-10份、梭鱼草提取物0.5-6份和罗布麻提取物1-4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祛痘乳涂抹于面部时,柔性脂质体包覆着有效成分深入表皮层与真皮层并长时间驻留,高效释放活性成分,从而达到真正的控油、消炎抗菌、祛痘效果。
优选地,所述祛痘乳还包括第二活性成分9-49份,所述第二活性成分包括玉蝉花提取物、紫菀提取物、金刚藤提取物、白牛膝提取物、梭鱼草提取物和罗布麻提取物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强,未经王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8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