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彩稳定性好的渔网线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8423.X | 申请日: | 2020-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潘荣生;夏筱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诚新型网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8/12;D01F8/06;D01F8/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彩 稳定性 渔网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彩稳定性好的渔网线的加工方法,属于渔网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稳定增强料制备、(2)原材料称取、(3)网线制备。本发明方法整体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应用,制得的渔网线色彩稳定性好、力学品质佳,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网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色彩稳定性好的渔网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渔网线是渔具领域中常见的基础原料,最初多由棉麻材料制成,随着人们对其使用特性的不断提升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增强,现有的渔网线多为塑料类人工合成纤维,其中尼龙渔网线的占比较大。虽然尼龙渔网线的使用量较大、生产加工已较为成熟,但随着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对其生产加工的性能要求不断的增强。此外,基于需要颜色标识、利用颜色提升使用功效等原因,多需要对渔网线进行染色处理,因尼龙渔网线的自身特性问题,导致染色处理时其对染料的吸附量和吸附效果较差,染色后的品相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彩稳定性好的渔网线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色彩稳定性好的渔网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稳定增强料制备:
1)先将海绵钛与氧化镁、氧化铝共同投入到搅拌罐内,然后再向搅拌罐内加入催化剂、添加剂,共混均匀后得预混料备用;
2)将操作1)所得的预混料放入到高温罐内进行加热反应处理,完成后取出得反应料备用;
3)将操作2)制得的反应料与着色剂、聚苯乙烯树脂共混均匀,然后再经发泡处理后得发泡料,最后对发泡料进行粉碎处理后得稳定增强料备用;以海绵钛为主体物质,配合氧化铝、氧化镁、纳米铜粉、二茂铁及氧化钇,共同反应制成了改性的复合氮化钛成分,将其再与着色剂、聚苯乙烯树脂共同混合发泡,得到一种吸附性好、稳定性高、色彩鲜艳、耐候性强的增强料,用于渔网线中,有效提升了渔网线的品质;
(2)原材料称取:
按对应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材料备用:90~100份尼龙6、5~10份聚乙烯、4~8份聚氯乙烯、0.1~0.2份脱模剂、0.15~0.25份阻燃剂、8~12份步骤(1)制得的稳定增强料;
(3)网线制备:
将步骤(2)称取的所有原材料共同混合均匀后,再投入到造粒机内进行造粒处理,随后将所造的粒料投入到挤出机内进行挤出处理,最后用喷丝机对挤出料进行常规拉丝成型即得网线。
进一步的,步骤(1)操作1)中所述的海绵钛、氧化镁、氧化铝对应混合时的重量比为10~15:1~2:2~4。
进一步的,步骤(1)操作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二茂铁和氧化钇,两者对应质量比为1:1;所述的添加剂为纳米铜粉;所述的催化剂和纳米铜粉的加入量分别是海绵钛、氧化镁和氧化铝总质量的0.4~0.8%和3~5%。
进一步的,步骤(1)操作2)中所述的加热反应处理时的具体操作是:保持高温罐内为氮气环境,然后将高温罐内的温度升至1280~1330℃,同时将高温煅烧炉内的压力调至1~1.2MPa,在此条件下保温保压处理1~2h后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1)操作3)中所述的反应料、着色剂、聚苯乙烯树脂共混时对应的重量比为1:3~6:15~20;所述的发泡处理是加入反应料、着色剂、聚苯乙烯树脂总质量2~2.5%的发泡剂,于33~36℃条件下发泡处理1~1.5h;所述的粉碎处理后控制稳定增强料的颗粒粒径不大于4mm。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脱模剂为微晶石蜡;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三丁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诚新型网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诚新型网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8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