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8531.7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三门县东海橡胶厂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0;E04H17/22;E01F7/04;E02D17/20;E04F11/18;C08L23/06;C08L23/16;C08L51/06;C08K13/02;C08K5/14;C08K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振华 |
地址: | 3171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pe 塑料 防护 | ||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和塑料网卷套,所述塑料防护网包括由经条和纬条形成的网格状塑料体,以及设于网格状塑料体内的骨架;对应的,骨架由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形成;经线和纬线的构造相同,经线由一根软质金属丝和一根聚乙烯纱线呈螺旋状交捻而成;软质金属丝的线径为0.2~0.3mm;聚乙烯纱线的线径为0.1~0.2mm;网格状塑料体为PE材质;网格状塑料体与骨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网格状塑料体的厚度为0.8~1.2m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多场合使用的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它有着轻质、强度高的特点,并且还有着使用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申请是专利申请日为2019年01月31日,专利申请号为201910099728.7,发明名称为“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和塑料网卷套”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防护网,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中经常会需要一些设施以保证人们生活的便利和安全,且对相关区域进行规划和隔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防护网就应运而生。
防护网在家居生活中的作用是对栏杆、窗台进行一定的隔离,以保护家庭中的幼年孩童和物品;防护网在养殖场合中则是起到对草坪、牧场等私人领地进行划分和限制动物活动范围的作用;防护网在边坡中会承担起拦截土石和覆盖防护的责任;相关数不胜数的应用使得人们对防护网的喜爱也越来越多。
家居或养殖场合所用的防护网,多采用纤维织物线绳或者橡塑材质网,它们作为防护网有着质量轻、价格便宜、安装简单的优点,但是它们的耐用性和抗冲击能力都有待改善;而在边坡、工厂等场合安装的的防护网则多采用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的金属质防护网,但是也有着易被腐蚀、回收不便的缺点;因此,如何提升现有防护网的性能,就成了目前防护网领域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多场合使用的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它有着轻质、强度高的特点,并且还有着使用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包括由经条和纬条形成的网格状塑料体,以及设于网格状塑料体内的骨架;对应的,所述骨架由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形成;所述经线和纬线的构造相同,所述经线由一根软质金属丝和一根聚乙烯纱线呈螺旋状交捻而成;所述软质金属丝的线径为0.2~0.3mm;所述聚乙烯纱线的线径为0.1~0.2mm;所述网格状塑料体为PE材质;所述网格状塑料体与骨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网格状塑料体的厚度为0.8~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具有如下显著的进步:
1)软质金属丝和聚乙烯纱线混撵的骨架与PE材质的网格状塑料体的结合牢固稳定,相互协同作用,具有强度高的同时,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2)本发明的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使用时,可通过本身的网眼、绳子或扎带固定在特定场合,使用非常方便,对地形的适应性很好,且还有着回收方便的优点。
作为对前述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的优化,所述软质金属丝是奥氏体不锈钢丝。奥氏体不锈钢丝能够承受多种载荷及变载荷,具有增加本发明塑料网的抗拉强度和抗冲击韧性的作用。
作为对前述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的优化,所述网格状塑料体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由发明人摸索得出,网格状塑料体的原料采用上述配方时,有着抗氧化性能好和不易开裂的特点;特定的助剂有着绿色环保的优点,还赋予了本发明的高强度PE塑料防护网很好的耐候性,使得它能在风吹雨淋的环境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三门县东海橡胶厂,未经浙江省三门县东海橡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8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