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选择性过滤功能的高效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9053.1 | 申请日: | 202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韩波;段生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波 |
主分类号: | F24F8/80 | 分类号: | F24F8/80;F24F8/125;F24F8/183;F24F3/14;F24F13/28;B01D46/1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选择性 过滤 功能 高效 空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选择性过滤功能的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与出风口内均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壳体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二滤网、第一网板、两个环形架和滤芯,每个所述环形架内均密封转动设置有分离板,两个所述分离板通过短轴固定相连,且短轴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扇,所述壳体的侧壁内对称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补水槽和蓄水槽,所述补水槽内密封滑动设置有滑塞,所述滑塞的一端与补水槽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塞的另一端通过拉绳连接有绕线柱。本发明可优先对大颗粒微粒进行截留,避免大颗粒微粒全部进入滤芯,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滤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选择性过滤功能的高效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而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提高空气清洁度,因而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
常见的空气净化器多为过滤吸附式净化器,通过引风机将周围的空气送入净化器内部,使其通过滤芯后再排出,滤芯会截留空气中的微粒,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当空气中的大颗粒微粒较多时,大颗粒微粒会将滤芯的前端堵塞,从而导致气流难以通过滤芯,而空气净化器提示滤芯更换的功能是基于判断净化器出风口的风速来实现的,若出风速度较小,则会自动提醒人们更换滤芯,但此时滤芯的中部和后半部分仍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此时更换滤芯会导致滤芯的浪费,也增加了人们的使用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选择性过滤功能的高效空气净化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中的大颗粒微粒较多时会将滤芯前端堵塞,从而导致滤芯的浪费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选择性过滤功能的高效空气净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选择性过滤功能的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与出风口内均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壳体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第二滤网、第一网板、两个环形架和滤芯,每个所述环形架内均密封转动设置有分离板,两个所述分离板通过短轴固定相连,且短轴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扇;
所述壳体的侧壁内对称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补水槽和蓄水槽,所述补水槽内密封滑动设置有滑塞,所述滑塞的一端与补水槽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塞的另一端通过拉绳连接有绕线柱,所述第二滤网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转动安装在补水槽内,所述补水槽内还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绕线柱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蓄水槽的上方安装有第二网板,所述蓄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沉积槽。
优选地,每个所述分离板的侧壁上均对称分布有多个导电珠,所述壳体的侧壁内周向嵌设有多个磁块,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卡设有弧形收集槽,所述弧形收集槽内固定放置有金属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滤网、绕线柱等装置,可根据空气中大颗粒微粒的含量来改变补水槽内的排水量,保证第一网板上形成的水膜对微粒过滤起到最佳效果。
2、通过设置蓄水槽、补水槽、沉积槽等装置,可使微粒自然沉淀在沉积槽内,在减少气流中的颗粒的同时,还能避免第一网板被大颗粒微粒堵塞。
3、当气流经过分离板时,气流中的水汽会与导流片接触,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汽会凝聚成水珠,并沿着导流片快速滴落至第二网板上,在除去气流中的水汽的同时还能对气流再次过滤,提高空气净化器的过滤效果。
4、分离板在转动的过程中还能促使小颗粒微粒与水接触,当气流中的水珠被打散时会形成直径更小的液滴,从而增加小颗粒微粒与液滴结合的概率,提高过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波,未经韩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