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9172.7 | 申请日: | 202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6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又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1/273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接口 edsff edlff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通过2C接口与服务器系统连接,包括:电源负载、PCIE模块、2C接口、PCB板,所述电源负载通过2C接口与服务器系统的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服务器系统中EDSFF/EDLFF卡槽在最大功率时,验证系统供电情况、负载功率以及系统散热;所述PCIE模块通过PCB板以及2C接口与服务器系统中的系统芯片连接,用于验证系统芯片通过EDSFF/EDLFF卡槽进行数据读写的功能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PCIE模块包括第一PCIE子模块、第二PCIE子模块,所述第一PCIE子模块包括第一固态硬盘、第一固态硬盘连接器,所述第一固态硬盘通过第一固态硬盘连接器与PCB板连接;所述第二PCIE子模块包括第二固态硬盘、第二固态硬盘连接器,所述第二固态硬盘通过第二固态硬盘连接器与PCB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态硬盘、第二固态硬盘均为M.2固态硬盘,第一固态硬盘连接器、第二固态硬盘连接器均为M.2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源负载包括若干并联的负载调整模块,每个负载调整模块包括开关以及与开关对应串联连接的电阻子模块,所述电阻子模块中的电阻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电源负载中的电阻阻值两两相同,且电源负载的总功率与服务器系统中EDSFF/EDLFF卡槽支持的最大功率对应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源负载中的总功率与PCIE模块的功率的和与服务器系统中EDSFF/EDLFF卡槽支持的最大功率对应相等。
7.一种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基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的基础上实现的,包括:
确认服务器系统待验证功率数值,根据待验证功率数值通过开关设定对应电源负载的功率数值;
将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与服务器系统插接,服务器系统上电;
对PCIE模块进行连续读写功能测试,查看读写数据是否错误或数据读写速度是否异常,如果读写数据错误或数据读写速度超过预设范围,则服务器系统EDSFF/EDLFF卡槽读写功能测试不通过,如果读写数据正确且数据读写速度不超过预设范围,则服务器系统EDSFF/EDLFF卡槽读写功能测试通过;
监控服务器系统芯片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或是电源供应是否异常,如果服务器系统芯片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或电源供应异常,则服务器系统EDSFF/EDLFF卡槽供电以及散热测试不通过,如果服务器系统芯片未超过预设温度阈值且电源供应正常,则服务器系统EDSFF/EDLFF卡槽供电以及散热测试通过;
获取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中电源负载的实际功率,查看是否与服务器系统待验证功率数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服务器系统EDSFF/EDLFF负载验证测试通过,如果不一致,则服务器系统EDSFF/EDLFF负载验证测试不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监控服务器系统芯片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具体是:监控服务器系统芯片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数值是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电源供应是否异常具体是:服务器系统中电压监控芯片的输出到支持2C接口的EDSFF及EDLFF的测试装置的电压数值是否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1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