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物体进行夹紧的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9526.8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茨·翰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兰茨·翰默机械制造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 | 分类号: | B25B1/10;B25B1/24;F16H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孙静;杨明钊 |
地址: | 德国霍伦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物体 进行 夹紧 装置 | ||
1.一种用于对物体进行夹紧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具有螺杆体(3;61;71;91;103)和能够与该螺杆体(3;61;71;91;103)相拧接的螺母元件(5;65;105),其中通过螺旋致动该螺杆体(3;61;71;91;103)和/或该螺母元件(5;65;105)能够减小该夹紧装置(1;63)的第一夹紧元件与第二夹紧元件之间的间距,并且由此能够借助于这些夹紧元件对布置在这些夹紧元件之间的物体进行夹紧,其特征在于,
该螺母元件(5;65;105)具有多个滚动体(14;69),这些滚动体具有经限定的滚动接合结构(35),其中这些滚动体(14;69)以轴向可旋转、被固持在该螺母元件(5;65;105)的接收体(11)上、并且沿周向方向(U)分布的方式被布置在该螺母元件(5;65;105)上;
在该螺杆体(3;61;71;91;103)上形成有沿周向方向(U)分布的和/或彼此间隔开的多个螺杆体接合区域(45),这些螺杆体接合区域各自具有螺杆体接合结构(47),其中这些滚动体(14;69)以其滚动接合结构(35)与该螺杆体(3;61;71;91;103)的螺杆体接合结构(47)相接合或能够与其产生接合;
该螺母元件(5;65;105)能够借助于该螺杆体(3;61;71;91;103)的和这些滚动体(14;69)的处于相互接合的滚动接合结构(35)和螺杆体接合结构(47)、在这些滚动体在该螺杆体上滚动的情况下与该螺杆体(3;61;71;91;103)相拧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螺杆体接合区域(45)的螺杆体接合结构(47)是由多个彼此间隔开的、环绕的槽形成的,由每个螺杆体接合区域(45)的这些槽形成在外侧围绕该螺杆体(3;61;71;91;103)延伸的螺杆体连接部(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螺杆体接合区域(45)的这些槽形成螺杆体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螺杆体接合区域(45)指配有沿轴向方向(x)延伸的、在周向方向(U)上邻接相应的螺杆体接合区域(45)的接收凹槽(55),
该螺母元件(5;105)的滚动体(14)在该螺母元件(5;105)相对于该螺杆体(3;61;103)的经限定的旋转位置中以局部区域布置在这些接收凹槽(55)中;并且
在布置在这些接收凹槽(55)中的滚动体(14)中,该螺杆体(3;61;103)的和这些滚动体(14)的处于相互接合的滚动接合结构(35)和螺杆体接合结 构(47)脱离接合,并且该螺母元件(5;105)能够相对于该螺杆体(3;61;103)沿轴向方向(x)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螺杆体接合区域(45)指配有在周向方向(U)上邻接相应的螺杆体接合区域(45)的螺杆体凹口(83);
旋转销(85)轴向可旋转地被固持在每个螺杆体凹口(83)中,其中每个旋转销(85)具有带有与这些螺杆体接合结构(47)相对应的旋转销接合结构的周向区段(87);并且
在这些旋转销(85)的经限定的旋转位置中,这些旋转销接合结构与这些螺杆体接合结构(47)一起形成环绕的接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旋转销(85)具有带有凹口和/或削平部的周向区段(89),并且
在这些旋转销(85)的经限定的旋转位置中,该螺母元件(65)能够以这些滚动体(69)的局部区域被布置在这些螺杆体凹口(83)中,其方式为使得该螺杆体(71)的和这些滚动体(14)的处于相互接合的滚动接合结构(35)和螺杆体接合结构(47)脱离接合并且该螺母元件(65)能够相对于该螺杆体(71)沿轴向方向(x)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兰茨·翰默机械制造两合公司,未经弗兰茨·翰默机械制造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5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