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麻疹病毒为载体的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9735.2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军;张勇侠;罗心梅;高雅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45;C12N15/40;C12N7/01;A61K39/20;A61K39/165;A61P31/14;C12R1/93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2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疹病毒 载体 麻疹 风疹 联合 疫苗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麻疹病毒为载体的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属于重组载体疫苗领域。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感染性克隆,所述感染性克隆是将风疹病毒的ORF2(包含C基因、E2基因、E1基因)片段构建到质粒载体所得到的重组质粒;所述重组质粒包括麻疹病毒反基因组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重组病毒,该病毒是由前述感染性克隆通过转染细胞拯救得到。本发明的联合疫苗是以前述重组病毒为免疫原制备得到,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风疹和麻疹的特异性抗体,效果出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组载体疫苗领域。
背景技术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麻疹的病原体,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以皮丘疹、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若无并发症,愈后良好。我国自60年代初应用减毒活疫苗以来,儿童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是儿童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麻疹减毒活疫苗“沪-191”株(MV-S191)是我国麻疹疫苗的生产株之一,至今已有近55年的历史。已有研究表明:“沪-191”麻疹疫苗接种后3~10年以上儿童抗体阳性率高,阳性率80.6%,抗体水平均值为108.42IU/L,提示接种麻疹疫苗后远期具有较高的保护性抗体水平,说明MV-S191麻疹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风疹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us)麻疹病毒属。风疹病毒基因组包含了大约9800个氨基酸,具有传染性,病毒粒子电镜下多呈不规则球形,具多形性,直径50~85纳米,有包被膜。除了来自宿主细胞的结构复杂的脂质包膜外,风疹病毒包含了3个蛋白,E1和E2嵌在包膜上形成刺突,C蛋白形成衣壳。E1是糖蛋白,有中和表位和血凝表位,分子上包含重要的T细胞、B细胞和抗体中和表位,在动物体内能够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糖蛋白E2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这三个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60kD(E1)、42~47kD(E2)和30kD(C),来源于245kD的mRNA翻译的110kD的多肽。风疹病毒的抗原结构相当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风疹病毒易发生垂直感染,孕妇妊娠早期初次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常可造成流产或死胎,还可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起胎儿畸形。
风疹疫苗,是预防控制风疹疾病的疫苗。美国、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推广风疹疫苗,以后世界各国开始相继使用。商品化的风疹疫苗株有HPV77-DE5株、Condehilly株、RA27/3株、T0336株和BRD-II株。其中RA27/3疫苗已与麻疹、腮腺炎、水痘制成麻疹风疹二联疫苗(MR),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或麻风腮-水痘四联疫苗(MMRV),并广为使用。
重组载体疫苗是一种整合多个病毒基因的新型疫苗。其原理是:将病毒A的中和表位基因片段插入到病毒B的基因组中,获得一种重组病毒,该病毒可以表达病毒A的中和抗原(或进一步形成病毒A的病毒样颗粒),可引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并产生针对病毒A和B的记忆B细胞和T细胞。将此重组病毒作为免疫原,制备得到的疫苗,即为重组载体疫苗。重组载体疫苗仅需培养一种毒株,制备出一种高滴度病毒,选择一种病毒的冻干稳定剂和冻干工艺。
目前,我国计划免疫8月龄的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是由麻疹病毒减毒毒株(麻疹疫苗沪191株)和风疹病毒减毒株(BRD-II株或RA27/3株)分别接种鸡胚细胞和人二倍体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按比例混合配制,加适宜稳定剂冻干后制成。尚未见将风疹病毒的结构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基因构建入麻疹病毒反基因组的重组麻疹载体疫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毒种以及相关重组载体疫苗疫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感染性克隆,所述感染性克隆是将风疹病毒的ORF2片段构建到质粒载体所得到的重组质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7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