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发射的弹射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0013.9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发射 弹射 | ||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无人机发射的弹射架,针对现有固定架不能够及时的停止,容易损坏、弹射架移动不方便,调节过于复杂费力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两块呈平行设置的固定板组成,固定板两端均通过铁杆进行固定,支撑架的一端内壁呈对称设置有链条轮,支撑架内部远离链条轮一端的内壁两侧设置有棘轮组件,链条轮的边缘通过链条与棘轮组件进行传动连接,链条轮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均固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底部均转动啮合有传动齿轮。本发明具有能够使得无人机固定装置缓慢停止,防止碰撞、自动进行转向移动,节省人工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发射的弹射架。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我国已经有一大批的爱好者,小型无人机的类型很多,传统的固定翼无人机的起飞通常需要借助外力,传统的起飞方式通常是使用弹射架或者采用手抛式起飞,起飞时需要在环境开阔的地方,在发射时固定架带动飞机移动,到达轨道末端时进行分离。
传统的无人机弹射架的结构都过于简单,固定架在分离后还会在电机或其他动力的惯性带动下持续的移动,这时就需要设置阻挡装置,通过撞击才能使得固定架停止,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固定架的破坏变形,导致发射时固定不稳,使得起飞失败,影响成功率,而且传统的固定架需要人工搬运到合适的位置,十分的不方便,而且传统的固定架在调节时都需要手工操作,操作复杂不方便,而且在固定后,还不能及时的转变方向,需要人工将设备拔起重新固定,十分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发射的弹射架,解决了固定架不能够及时的停止,容易损坏、弹射架移动不方便,调节过于复杂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人机发射的弹射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两块呈平行设置的固定板组成,固定板两端均通过铁杆进行固定,支撑架的一端内壁呈对称设置有链条轮,支撑架内部远离链条轮一端的内壁两侧设置有棘轮组件,链条轮的边缘通过链条与棘轮组件进行传动连接,链条轮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均固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底部均转动啮合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之间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架内壁进行转动连接,传动齿轮远离从动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远离传动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挤压弹簧,支撑架的内部靠近转动轴位置安装有动力组件,支撑架的内部靠近链条轮一端呈对称设置有齿板,齿板靠近传动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两侧通过传动杆与传动齿轮相互转动连接,棘轮组件的中心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伸缩杆的底部转动啮合有转动组件,伸缩杆靠近链条轮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伸缩杆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组件。
优选的,所述棘轮组件由链条环、固定环、拨杆、转动杆和斜齿环组成,转动杆的两端与支撑架相互转动连接,转动杆的两端外壁均环绕固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外壁呈环绕设置有多个拨杆,且链条环环绕在固定环的外壁处,链条环的内壁呈倾斜设置有斜齿牙,且斜齿牙与拨杆相互卡接,转动杆的中心处通过斜齿环与锥齿轮转动啮合。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由驱动电机、动力齿轮和斜齿轮组成,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斜齿轮位于转动轴的中心处,且斜齿轮与动力齿轮相互啮合,驱动电机的两侧与支撑架通过铁杆相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连接板、推动块和滑轨,且滑轨与支撑架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架与链条相互卡接,固定架通过连接板与底部的推动块相互固定连接,推动块的两侧设置有斜齿牙。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齿轮、转动轮、支撑框和固定齿轮组成,且连接齿轮与锥齿轮相互转动啮合,连接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轮,转动轮的顶部设置有与伸缩杆转动连接的支撑框,支撑框内壁通过轴承与转动轮转动连接,支撑框的顶部环绕着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且固定齿轮与控制组件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佳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0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