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苦参和厚朴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化妆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0141.3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龙君;谭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34;A61Q17/02;A61Q17/00;A61Q19/00;A61P17/04;A61P3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王海曼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参 厚朴 提取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化妆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苦参和厚朴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化妆品,该组合物主要包含:苦参提取物、厚朴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红木籽提取物、二氯苯甲醇。该组合物通过控油防螨、通过抑菌来保护皮肤以及抑制螨虫三个途径来实现多途径抑螨。此外,由于组合物中化合物除螨剂含量少,结合植物型除螨成分,使得产品温和无刺激,同时除螨效果优异。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苦参和厚朴提取物的组合物,具体地说,是包含一种苦参根和厚朴树皮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化妆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日常使用的洗护产品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体蠕形螨作为一种寄生螨,常在健康人群的皮肤内寄生,人群中的感染率达0.8%-91.8%,主要寄生于人体面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美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主要包含两种。毛囊蠕形螨寄生于面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如额、鼻尖、鼻唇沟、颊和额部。皮脂蠕形螨主要寄生于皮脂腺导管处和腺体底部。人体的蠕形螨靠吸食皮脂为生,青春期皮脂分泌旺盛,螨虫有足够的食物供养,可以快速大量繁殖并产生系列病理变化。当人类蠕形螨在毛囊及皮脂腺内生长繁殖、代谢及成虫死亡后的尸体堆积填充毛孔,使毛孔内径逐渐被撑大,导致毛孔变粗。此外,螨虫的繁殖容易将皮肤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带入毛囊及皮脂腺,导致皮肤出现感染症状,表现为毛囊炎、皮脂腺炎等,即青春痘。因此,开发具有除螨功效的产品尤为重要。
但是,在目前的化妆品市场上,大多数抑螨产品的抑螨途径单一,均是以去除多余油脂防止螨虫、细菌大量滋生为宣传点,还有部分产品具有修复皮肤、收缩毛孔的功效。但是通过对螨虫导致皮肤病的作用机理深层研究发现,仅仅是通过抑制油脂分泌达到防螨、治螨的目的还远远不够。此外,对于物理和纯药物的除螨方式也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真正意义上通过多方面途径综合性杀螨、抑螨的化妆品和添加剂少之又少,开发温和无刺激的植物型除螨产品将是未来的市场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苦参和厚朴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化妆品。该组合物通过控油防螨、通过抑菌来保护皮肤以及抑制螨虫三个途径来实现多途径抑螨,产品温和无刺激,除螨效果优异。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含苦参和厚朴提取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主要包含:苦参提取物、厚朴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红木籽提取物、二氯苯甲醇。
苦参又名苦骨、川参,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苦参根含多种生物碱,是苦参的主要药效成分。苦参提取物具有抑菌功效。在抑制螨虫方面,专利CN108785212A中使用含苦参、蛇床子、龙胆草等多种中药成分组合配置成抗螨中药复合物。
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中药材中使用该植物的干燥树皮、根皮及枝皮入药。厚朴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含有抗菌和抗氧化的类黄酮、酚类和萜烯化合物,本发明中的青蒿提取物可促进抗菌肽、钙卫蛋白,保护皮肤免受病原体入侵,促进皮肤健康。
二氯苯甲醇是一种杀菌剂,其在化妆品中常作为防腐剂使用。当其含量较高时容易引起皮肤敏感,因其使用量受限。
本发明将二氯苯甲醇与苦参提取物、厚朴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红木籽提取物合理组配,在减少二氯苯甲醇使用量的前提下,同时保证优异的除螨效果,并且产品温和无刺激。
本发明中,苦参提取物优选提取自苦参根,厚朴提取物优选提取自厚朴树皮。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苦参提取物和厚朴提取物主要用于抑螨、杀菌,青蒿提取物主要抑菌来保护皮肤免受病原体入侵。红木籽提取物提取自红木的果实,能够减少皮脂腺活性,减少油脂分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0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酸铵改性磷尾矿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除雾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