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三维地震恢复相对微古地貌的工业化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0225.7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国;张涛;吴啸啸;刘杰;刘华峰;黄德榕;刘玉从;段冬平;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三维 地震 恢复 相对 地貌 工业化 流程 | ||
1.一种利用三维地震恢复相对微古地貌的工业化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三维地震资料上,利用井震结合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分别获得目的地层顶面深度的数据网格Ttop和底面深度的数据网格Tbot;
步骤(2):目的地层底面与顶面相减得到目的地层的厚度数据网格Th;
其中,步骤(2)所述的计算公式为Th=Tbot-Ttop;
步骤(3):选取研究区任意一口井A,在地层厚度网格Th上读取A井处地震解释得到的地层厚度ht,利用A井的测井曲线数据获得A井处的地层厚度hl,两者相减得到A井点处地震解释结果的误差DA;
其中,步骤(3)所述的计算公式为DA=hl-ht;
步骤(4):利用步骤(3)的方法得到研究区每一口井点处的地层厚度误差,并对这些数据点进行插值和外推计算,得到覆盖研究区的误差网格Td;
步骤(5):将步骤(2)的Th与步骤(4)的Td相加,得到井震校正后的地层厚度数据网格Thc;
其中,步骤(5)所述的计算公式为Thc=Th+Td;
步骤(6):利用三维地震属性分析计算目的层顶面的地震倾角数据网格Tdat,对该网格上每个点求取余弦值,获得目的层顶面的倾角余弦值网格Tcost;
步骤(7):利用三维地震属性分析计算目的层底面的地震倾角数据网格Tdab,对该网格上每个点求取余弦值,获得目的层底面的倾角余弦值网格Tcosb;
步骤(8):将步骤(6)和步骤(7)分别求取的目的层顶面和底面地层倾角余弦值网格进行算数平均,获得研究区目的层的平均地层倾角余弦值网格Tcosave;
其中,步骤(8)所述的计算公式为Tcosave=(Tcost+Tcosb)/2;
步骤(9):将步骤(5)获得的井震校正后的地层厚度数据网格与步骤(8)获得的目的层的平均地层倾角余弦值网格相乘,得到目的地层真厚度数据网格Thr;
其中,步骤(9)所述的计算公式为Thr=Thc×Tcosave;
步骤(10):利用步骤(9)得到的目的地层真厚度数据网格Thr制作等值线图,作为目的层沉积时期的相对古地貌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02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丁文件的下载方法、装置和系统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超高独柱墩加固维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