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锚固式护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0704.9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任青阳;彭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春乐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锚固 护坡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段锚固式护坡装置,包括格构防护结构、多根预应力锚杆、多个锚垫板、多个连接件和多根钢绞线;采用本发明方案后,可以采用不同的预应力条件分别对预应力锚杆和钢绞线进行张拉,从而使得预应力锚杆和拉杆结构能够提供不同的预应力;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分段锚固式护坡装置,该方案可以避免预应力锚杆的大预应力直接作用在格构防护结构上,对格构防护结构起到保护作用,提高护坡装置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防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分段锚固式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整体稳定性差、前沿坡面需防护的中、小型松散介质边坡,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格构防护结构和预应力锚杆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防护处治;具体实施时,一般直接将预应力锚杆的外端锚定在格构防护结构上;
存在的问题是:对边坡进行防护处治时,预应力锚杆主要有两种作用,第一种是,通过预应力锚杆来改变边坡土体的应力状态,第二种是,通过预应力锚杆来将格构防护结构锚定在边坡表面;对于格构防护结构而言,锚定格构防护结构所需的预应力远小于改变边坡土体应力状态所需的预应力,但为了满足改变边坡土体应力状态的需求,只能对预应力锚杆施加较大的预应力;由于钢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格构防护结构长期受到预应力锚杆较大预应力的作用,会导致格构防护结构出现裂口;裂口出现后,会使格构防护结构内部钢筋暴露,进而造成钢筋锈蚀,最终导致结构强度下降,此外,由裂口引起的格构防护结构变形,也会使预应力锚杆出现预应力损失,削弱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段锚固式护坡装置,其创新在于:所述分段锚固式护坡装置包括格构防护结构、多根预应力锚杆、多个锚垫板、多个连接件和多根钢绞线;
所述格构防护结构设置在边坡表面,格构防护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格构防护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锚固点;格构防护结构内侧的土体中设置有多个锚固面,锚固面与格构防护结构之间留有间隔,多个锚固面的位置与多个锚固点一一对应;
所述锚垫板埋在锚固面外侧的土体中,锚垫板的内侧面与锚固面接触,多个锚垫板与多个锚固面一一对应;锚垫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连接件匹配的连接结构;
所述预应力锚杆锚固在锚固面内侧的土体中,预应力锚杆的外端与锚垫板连接并通过锚垫板锁紧在锚固面上;多根预应力锚杆与多个锚垫板一一对应;
所述连接件与连接结构连接,多个连接件与多个锚垫板一一对应;
连接件和锚固点之间设置有注浆管;所述钢绞线布置在注浆管内,钢绞线的内端与连接件连接,钢绞线的外端锚固在锚固点的外侧面上;注浆管内灌注有混凝土。
本发明的原理是:现有技术之所以会存在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是因为需要用较大的预应力将预应力锚杆外端锚定在格构防护结构上;采用本发明方案后,预应力锚杆的外端不再锚定在格构防护结构上,而是锚定在锚固面上,对于格构防护结构的锚定,则由钢绞线、注浆管和注浆管内的混凝土所构成的“拉杆结构”来实现,采用这种结构方案后,在制作护坡装置时,可以采用不同的预应力条件分别对预应力锚杆和钢绞线进行张拉,从而使得预应力锚杆和拉杆结构能够提供不同的预应力,既满足了改变边坡土体应力状态所需的大预应力条件,又满足了格构防护结构锚定所需的低预应力条件,如此就能有效改善格构防护结构的受力状况,防止格构防护结构出现裂口,保证护坡装置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防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带外螺纹的连接筒,连接筒和锚垫板为整体结构;所述连接件与连接筒螺纹连接。由于锚固面位于土体中,在制作时需要设置操作孔,由于操作孔空间有限,为便于连接锚垫板和连接件,于是将锚垫板和连接件设计为螺纹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0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