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细颗粒物生成的化学团聚湿法脱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0912.9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军;张亚平;岳修鹏;沈凯;熊桂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颗粒 生成 化学 团聚 湿法 脱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细颗粒物生成的化学团聚湿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底部装有脱硫浆液,同时开设烟气入口,所述脱硫塔内位于烟气入口上方的位置设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通过浆液循环泵与脱硫浆液连通,所述喷淋组件上方设有第一除雾器;团聚液容器,通过团聚液泵与脱硫塔连通,所述团聚液容器内装有团聚液,所述团聚液通过团聚液泵注入脱硫浆液内混合。本装置提高了脱硫浆液对入口烟气中细颗粒物的捕集,又降低了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的生成,有效地解决了上游常规除尘设备难以脱除细颗粒物的问题,以及湿法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析出、夹带等问题,有效缓解下游设备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排放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细颗粒物生成的化学团聚湿法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WFGD)已成为我国脱除SO2的主流技术,80%以上的大中型燃煤电站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该工艺在燃煤工业锅炉、烧结烟气等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影响湿法脱硫出口烟气细颗粒物浓度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燃煤烟气携带进入湿法脱硫系统中的细颗粒物,现有电除尘器的总除尘效率虽可达99%以上,但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并没有这么高,以数浓度为例,仍有浓度较高的细颗粒物进入后续的湿法脱硫设施中;二是湿法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细颗粒物,由于液滴随气流夹带逃逸、气液传热传质过程中脱硫浆液中固体物质的析出等因素,湿法脱硫过程也会产生相当量的细颗粒物。有研究表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虽可脱除入口烟气中的部分细颗粒物,但由于浆液夹带、脱硫反应产物附着于原烟气细颗粒物逃逸等原因,使得湿法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浓度反而有所增加;同时,物相组成也发生显著变化,除燃煤飞灰外,还含有石膏和未反应的石灰石等组分(占50%以上)。
细颗粒物有效控制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为采用新型高效除尘技术,以及在常规除尘设备前设置预处理措施使其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长大成较大颗粒后加以清除。采用电袋、布袋、新型电除尘等除尘设施只能降低进入湿法脱硫塔的细颗粒物的浓度,对于WFGD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物无能为力;在WFGD系统下游安装湿式电除尘虽可有效脱除脱硫净烟气中的细颗粒物,但由于投资运行费用较高,还难以进入全面的实用阶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细颗粒物生成的化学团聚湿法脱硫装置,本装置通过在脱硫浆液中加入团聚液,提高脱硫浆液对入口烟气细颗粒物的捕集,降低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形成。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降低细颗粒物生成的化学团聚湿法脱硫装置,包括:
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底部装有脱硫浆液,同时开设烟气入口,所述脱硫塔内位于烟气入口上方的位置设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通过浆液循环泵与脱硫浆液连通,所述喷淋组件上方设有第一除雾器;
团聚液容器,通过团聚液泵与脱硫塔连通,所述团聚液容器内装有团聚液,所述团聚液通过团聚液泵注入脱硫浆液内混合。
烟气经过脱硫塔,在喷淋脱硫后经第一除雾器,得到脱硫净烟气,从烟气出口排出;配制成团聚液加入至脱硫浆液中,可以增大脱硫浆液对脱硫塔中细颗粒物的黏附性能,提高脱硫浆液对入口烟气细颗粒物的捕集,同时提高脱硫浆液对细颗粒物的洗涤效果,降低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团聚液通过将团聚剂用纯水溶解后添加润湿剂制备而成,以保证其与脱硫浆液的混合效果。
其中,所述团聚剂为田菁胶、壳聚糖、竣甲基纤维素钠、聚合硅酸铝铁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添加量为每L脱硫浆液0.1~0.5g。
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添加量为每L脱硫浆液0.025~0.05g。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硫浆液为石灰石浆液,脱硫塔内脱硫洗涤液温度为35~45℃,液气比控制在10L/Nm3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0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