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罩盖振动优化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1044.6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7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满镇;马一鸣;于永坤;辛力军;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振动 优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盖振动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对标车型发动机罩盖VTF传递函数;用产品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明确激励点及响应点;采用Nastran软件进行VTF传递函数分析;依据仿真结果确定发动机罩盖传递函数值是否满足要求;通过优化振动位置产品结构,提升发动机罩盖刚度,使VTF传递函数满足目标值。本发明从NVH传递函数分析方向解决发动机罩盖振动问题,采用振动传递函数,对发动机罩盖进行优化分析,在发动机罩盖灵敏度大位置设置输出,通过仿真计算产品传递函数数值,使结果满足目标值,可以有效控制发动机罩盖振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罩盖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乘用车车辆发动机罩盖产生振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启动及行驶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振动,需要对车辆启动及行驶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优化。然而,目前振动主要以实验及主观评价为主,但实验阶段进行振动测试,此时车辆已经进入样车阶段,如该阶段进行振动测试,发现问题再进行优化,费用高,且查找原因困难。
因此,需要将振动优化提前到车辆设计阶段,如果通过正确的模拟仿真计算,能够客观准确识别振动产生的位置,通过优化局部产品结构,在设计阶段避免振动产生,在实验阶段可以快速分析车辆振动的原因并制定整改方案,不仅将大大提升整车驾驶性能,更能降低车辆生产和设计成本。
根据以往振动实验得出的结论和车辆行驶经验,车辆发动机罩盖是车辆启动及行驶的过程产生振动最明显的部件,因此,可以在车辆设计阶段即有针对性的进行发动机罩盖振动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车辆振动主要以实验及主观评价为主,此时车辆已经进入样车阶段,如该阶段进行振动测试,发现问题再进行优化,费用高,且查找原因困难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罩盖振动优化设计方法,从NVH传递函数分析方向解决发动机罩盖振动问题,采用振动传递函数,对发动机罩盖进行优化分析,在发动机罩盖灵敏度大位置设置输出,通过仿真计算产品传递函数数值,使结果满足目标值,可以有效控制发动机罩盖振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罩盖振动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仿真分析对标车型发动机罩盖VTF传递函数;
步骤二、用产品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明确激励点及响应点;
步骤三、采用Nastran软件进行VTF传递函数分析;
步骤四、依据仿真结果确定发动机罩盖传递函数值是否满足要求;
步骤五、通过优化振动位置产品结构,提升发动机罩盖刚度,使VTF传递函数满足目标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过程:
用发动机罩盖内板、发动机罩盖外板以及局部加强件建立有限元模型;
发动机罩盖与车身连接点为激励点,发动机罩盖结构弱点为响应点。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罩盖与车身连接点包括锁扣连接处及铰链连接处;所述结构弱点为发动机罩盖密封面Y向对称面正上方中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振动位置为通过步骤四分析结果确定的刚度弱点位置,验证改善方案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应用发动机罩盖在约束条件下仿真模拟计算方法,可以指导发动机罩盖振动优化设计,实现消除发动机罩盖振动,指导车身NVH性能开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1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