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精甲霜灵·咯·嘧菌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11308.8 申请日: 2020-06-08
公开(公告)号: CN111727972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1
发明(设计)人: 曲政;张佳蓉;李维根;盛放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36 分类号: A01N43/36;A01N37/46;A01N43/54;A01N25/04;A01P3/00
代理公司: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代理人: 史玉婷
地址: 117000 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精甲霜灵 组合 及其 悬浮 种衣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农药相关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5%精甲霜灵·咯·嘧菌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杀菌组合物以及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水稻出苗和非靶标生物没有明显影响,此外,在保持杀菌组合物在农药制剂较低占比的同时可以仍具有较好的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所得农药制剂在储存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有效避免因储存过程中快速沉降或药剂分散不均匀而导致的农药制剂活性受损,此外,也能够有效提供农药制剂与种子之间的附着力,避免制剂活性的折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相关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5%精甲霜 灵·咯·嘧菌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的重要作物,我国的水稻的耕作 面积仅次于印度,但是稻谷总产量居于世界产稻国家之首;这充分说明了稻不仅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水稻种植过 程中,水稻容易产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蓟马、霜霉 病等,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而针对水稻防治菌类、病虫害过程中经常会 出现农药量较大或农药使用不佳,导致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其中水稻的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 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 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 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 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 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此外,种子病害也是农作物病害防治的重中之重,因其从根源上产生危害, 导致如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恶苗病、菌核病、黑穗病等系列的大量土传或 者真菌、细菌性病害,使得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目前的多数针对种子病害的农药 均无法满足国家对残留的要求,造成环境污染,且多成分单一,药效不足,长期 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包括咯菌腈、 精甲霜灵以及嘧菌酯,且咯菌腈、精甲霜灵以及嘧菌酯的重量比为1∶ (1.15~1.85)∶(2.25~2.8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咯菌腈、精甲霜灵以及嘧菌酯的重量比为 1∶(1.35~1.65)∶(2.35~2.65);优选地,咯菌腈、精甲霜灵以及嘧菌酯的重 量比为1∶(1.46~1.53)∶(2.47~2.53)。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杀菌农药制剂,包括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及辅 料,且杀菌组合物占农药制剂总重量的3.75~5.85%;其中,辅料包括润湿剂、 消泡剂、分散剂、成膜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崩解剂、粘结剂、填料中 的至少一种,辅料用于将农药组合物配置形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杀菌组合物占农药制剂总重量的 4.75~5.35%;优选为4.95~5.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杀菌农药制剂的剂型为种子处理悬浮剂或 悬浮种衣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杀菌农药制剂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农 药制剂包括4.75~5.35%杀菌组合物、3~13%分散剂、2~8%增稠剂、0~8%成膜剂、 余量水;优选地,所述农药制剂包括4.95~5.06%农药组合物、5.5~8.5%分散剂、 4.5~6.5%增稠剂、3~6.8%成膜剂、余量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分散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亚甲基双 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二异丁基萘磺酸钠 (拉开粉)、月桂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 烷基硫酸钠、烷基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异丁基萘磺酸盐、烷基或 芳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聚羧酸及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壮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1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