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电监护仪线路控制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1353.3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红;张娇娇;张雅敏;胡玲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28 | 分类号: | A61B5/0428;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雄 |
地址: | 458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护 线路 控制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心电监护仪线路控制盒,包括有盒体、绕线轴和驱动组件,绕线轴通过转轴连接在盒体的侧壁上,驱动组件与转轴传动连接;绕线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线的固定结构和用于供连接线嵌入的线槽,线槽环绕设置在绕线轴的外周、并沿绕线轴的轴向延伸,盒体设置有第一出线口和第二出线口,第一出线口与线槽相对设置。如此设置,将多余的连接线收纳在盒体内部、并通过绕线轴盘绕,有利于减小连接线的外露,保证病房的整洁性;而且,可以通过实际的使用长度,调节驱动组件、并带动绕线轴转动,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心电监护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心电监护仪线路控制盒。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住得起院,看得起病,关注自己的健康,所以现在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当然患重病的也日益增多,那么重患病人带心电监护仪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在医院的重症病房,许多病人都带有心电监护仪,但是心电监护仪的线路杂乱不一,由于线路大多比较长,却没有规范的管理,既给患者和护士带来了不便,也影响到一个病房,甚至一个病区的环境好坏。
其中,心电监护仪具有四条连接线,在这四条连接线中:电源线长186cm,指氧饱和线长260cm,血压线长285cm,导联线长400cm。而在临床上,实际的使用长度大多在一米左右,多余的线路放置各不相同,杂乱不一。在病房中,心电监护仪的连接线都是展开的,有的脱落在地上,有的被床挡着压着,通常会将连接线盘起来用绳子系住或者卡住,但是,当病人需要坐起来时线路不够长,需要将连接线解开再系上,比较麻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这样,反反复复地盘线操作,也缩短了连接线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心电监护仪的连接线杂乱不一,既增加了病人和护士的负担,又破坏了病房环境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监护仪线路控制盒,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心电监护仪的连接线杂乱不一,既增加了病人和护士的负担,又破坏了病房环境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心电监护仪线路控制盒,包括有盒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盒体内的绕线轴和用于带动所述绕线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绕线轴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盒体的侧壁上,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绕线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心电监护仪的连接线的固定结构和用于供所述连接线嵌入的线槽,所述线槽环绕设置在所述绕线轴的外周、并沿所述绕线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盒体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连接线贯穿的第一出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与所述线槽相对设置,当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绕线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连接线由第一出线口伸出,当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绕线轴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连接线由第一出线口伸入。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的电机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状态的自动按钮,所述自动按钮固定在所述盒体外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固定在所述盒体外的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驱动端伸入到所述盒体内部、并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绕线轴、所述第一出线口和所述第二出线口相对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绕线轴的线槽大小分别与心电监护仪的电源线、指氧饱和线、血压线和导联线的大小适配。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有位于所述绕线轴的端面的通槽,所述连接线的中部卡在所述通槽内、且两端沿同一方向绕在所述线槽内;所述第二出线口与所述线槽相对设置,当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绕线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连接线由第二出线口伸出,当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绕线轴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连接线由第二出线口伸入。
优选地,所述绕线轴的外周靠近两端的位置设置有两个沿所述绕线轴径向延伸的环形凸台,所述线槽设置在两个所述环形凸台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未经鹤壁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1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