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纺织品的快速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2046.7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林;夏良君;周思婕;付专;张春华;盛丹;王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16 | 分类号: | D06P1/16;D06P1/00;D06P3/54;D06P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纺织品 快速 染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涤纶纺织品的快速染色方法。首先,将涤纶纺织品置于表面活性剂洗涤液中进行洗涤、烘干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涤纶纺织品;然后,配制分散染液,加入分散剂,再放入预处理后的涤纶纺织品,依次进行分散、干燥处理,得到前处理后的涤纶纺织品;接着,将前处理后的涤纶纺织品放入预定温度的高沸点溶剂中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涤纶纺织品;最后,进行洗涤烘干处理,完成涤纶纺织品的染色。该方法通过在涤纶纺织品表面形成油性“液膜”,在高能量油性“液膜”的驱动下,使得分散染料快速进入涤纶纺织品,相较于传统的涤纶染色方法,显著提高了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性能,而且油浴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染色成本,具备经济环保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涤纶纺织品的快速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涤纶具有许多优良的纺织性能和服用性能,用途广泛,可以纯纺织造,也可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制成花色繁多、坚牢挺刮、易洗易干、免烫和洗可穿性能良好的仿毛、仿棉、仿丝、仿麻织物。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好且坚牢耐用,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涤纶是一种疏水性纤维,在染色时,染料进入纤维的无定性区。但是纤维的无定性区的结构较紧密、大分子链取向度高、分子间隙小,染料分子不容易在纤维的内部,染色较为困难、易染性较差。因此,传统的直接、酸性、活性等水溶性染料无法被吸附到这种疏水性纤维上去,也就无法染色。而还原、硫化类染料由于分子巨大,分子的缔合颗粒也更大,更加无法渗透到结晶度高、结构致密的涤纶大分子内部。分散染料是一类没有水溶性基团的小分子色素,与疏水性的涤纶有较好的亲和力,染色时借助于分散剂的作用以微小颗粒在水中主要呈高度分散状态存在的非离子染料。其可以在涤纶纤维受到高温影响发生膨胀的情况下,趁机“钻”进涤纶纤维的缝隙之中。因此,也只能用分散染料才能将涤纶纺织品进行染色。
由于涤纶纺织品的疏水特性,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一般采用热熔法、高温加压法和载体法。其中,1)热熔法是将织物先经轧染、烘干,然后送入热熔机在200℃左右热熔固色;2)高温加压法通常是在120~140℃以及高压条件下,将纤维膨化,使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而染色;3)载体法是在染浴中加入有机载体,使纤维膨化引导染料渗入纤维内部而染色。这些方法利用了不同的条件使涤纶纤维膨化,使得涤纶纤维分子间的空隙增大,同时加入助剂以提高染料分子的扩散速率,使染料分子不断扩散进入被膨化和增大的涤纶纤维空隙,而与涤纶纤维由分子间引力和氢键作用固着,完成对涤纶纺织品的染色。具体技术如下列专利所述:
申请号为CN201410581284.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以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为介质的热熔染色方法,该方法将以D5为介质,采用纯分散染料,利用热熔染色方法对涤纶纺织品进行上染。
申请号为CN201710696747.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免水洗连续染色方法,该方法将分散染料、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并加入乳化糊和增稠剂得到分散染料染浴,浸轧涤纶织物染色,然后烘干固色处理。
申请号为CN201410382905.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浓深色涤纶织物的轧染染色方法,结合传统连续热熔烘焙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二浸二轧工艺。
申请号为CN201710152103.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涤纶纤维织物免水洗连续浸轧染色方法,将涤纶纤维织物在染色工作液中浸轧;最后对浸轧后的涤纶纤维织物依次进行红外线预烘、热风烘箱预烘、焙烘、落布。
申请号CN201410153200.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水环保的涤棉织物一步染色方法,将涤棉织物进行预溶胀处理;将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得到染浴;将预溶胀的涤棉织物浸入染浴中染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