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肺癌相关基因C2orf40、FIBIN和GRP甲基化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2112.0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向廷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冯新志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肺癌 相关 基因 c2orf40 fibin grp 甲基化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选自C2orf40、FIBIN和GRP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基因的甲基化检测试剂在制备用于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肺癌或用于预测受试者是否具有患肺癌风险或用于判断肺癌预后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基因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用本方法进行检测,方法方便快捷、价格低廉,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肺癌相关基因C2orf40、FIBIN和GRP甲基化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159万人死于肺癌,在男性和女性均位列首位。《全球癌症报告2014》,研究显示2012年全球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在肺、肝、食道、胃等4种恶性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目前肺癌占全部癌症死亡的22.7%,已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第一杀手。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错失早期治疗的机会。据统计,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15%,其中早期NSCLC 5年生存率高达80%,而根治术后(包括进展期)的NSCLC 5年生存率则为35%~50%。肺癌如此之高的死亡率与缺乏早期检测手段及治疗欠佳密切相关,故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但肺癌早期患者症状不典型或没有自觉症状,诊断率仅为15%。传统的肺癌筛查方法(X线和痰细胞学检查)并没有降低肺癌的病死率,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有限。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有影像学、痰脱落细胞、肿瘤标志物、纤维支气管、胸腔镜及纵隔镜检查,以及其他细胞或病理检查。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CA-125、肺癌相关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生细胞核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以液基细胞学为基础检测痰液脱落细胞FHIT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也正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新途径。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一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分子标志物。
近年来,DNA甲基化在肺癌的研究中取得较大进展,为肺癌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预后判断和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最初,NSCLC中甲基化研究主要聚焦于研究单个功能相对明确的抑癌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甲基化状态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索这些基因可否作为肺癌预测或预后的评判指标。在多项独立的研究中证实具有较高甲基化频率的基因包括:APC、CDH1、p16INK4a、MGMT、RASSF1A、RARbeta等。
目前,大多数研究仅仅检测肿瘤组织的甲基化情况,缺乏对照,无法评价其作为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高通量的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更多位点的甲基化,但是采用这些不同的高通量方法报道的甲基化位点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很少有重复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发明人多年的前期研究发现,C2orf40、FIBIN和GRP基因在多数正常组织中高表达,但在肺癌患者中异常低表达,并且与肿瘤分期呈现负相关。结合在线大数据及Methtarget分析,联合检测C2orf40、FIBIN和GRP可以作为肺癌早筛、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选自C2orf40、FIBIN和GRP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基因的甲基化检测试剂在制备用于诊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肺癌或用于预测受试者是否具有患肺癌风险或用于判断肺癌预后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甲基化检测试剂用于检测所述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甲基化检测试剂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特异性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