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井的快速支模施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2374.7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7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娟;谢颖川;陈静思;王晓霞;刘长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E04G17/00;E04G17/14;E04F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快速 施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井的快速支模施工装置及方法,该方法为由低往高逐层施工,且在每一层支模时,通过施工装置充气形成电梯井墙内模板,并重复构建出电梯井墙外模板,再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拆模,然后将施工装置提升一层,进行同样的施工。该方法采用气囊充气实现电梯井内模板的支模,支模过程迅速,且不会出现受压变形的情况,施工质量得以保证;拆模时同样迅速,由此可大量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的快速支模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目前所采用的电梯井施工方法都比较复杂,对电梯井墙体的混凝土浇筑需要用到大量模板进行支撑,且浇筑完毕一层后需要将下一层所用的内模板、外模板、支撑架体全部拆掉取出,在浇筑上面的一层电梯井时,再另行搭架子,并构建内、外模板,这个过程在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进行。目前支模施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需反复构建内、外模板,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施工效率低,且由于电梯井内空间狭小,构建难度大,尤其是构建内模板,还易发出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的快速支模施工装置及方法,其解决了目前电梯井支模施工方法施工效率低、施工难度大、安全性低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梯井的快速支模施工装置,所述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框板,所述支撑框板的外周包裹有一个气囊体,所述气囊体的内部设有若干根气囊柱,每根气囊柱的内端头均固定支撑于支撑框板外侧边,气囊柱的外端头均设有定型板,所述定型板与气囊体内表面粘接,所述气囊体上设有气囊体充气口和若干个气囊体出气口,所述气囊体出气口均匀分布于气囊体的外周侧边,且每个气囊体出气口均设有电控阀,每根气囊柱上均设有气囊柱充气口,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充吸气机构,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充吸气机构以及所有电控阀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吸气机构通过气管分别与气囊体充气口以及所有气囊柱充气口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囊柱的侧面呈褶皱型,且在每个褶皱处均嵌装有固定环,当气囊柱内充入气体时,气囊柱变硬并伸长,当气囊柱内气体吸出时,气囊柱变软并缩短。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框板呈矩形,所述气囊体呈方环形,且支撑框板作为气囊体的内侧四个面围成密封结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型板包括直角板和平面板两种结构,其中直角板与气囊体的侧边角粘接,平面板与气囊体的四个侧平面粘接,每块定型板之间留有相等间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囊体的表面涂有高分子聚乙烯膜。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电热箱,所述电热箱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充吸气机构的气管均穿过电热箱后再与气囊体充气口以及气囊柱充气口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台面、立杆、斜杆、角钢板、弹簧和限位板,所述台面通过立杆支撑在斜杆上,所述角钢板通过轴与斜杆的下端头活动连接,所述弹簧设于角钢板与斜杆的连接处下端,用于支撑角钢板向上转动,所述限位板设于角钢板与斜杆的连接处上端,用于抵住角钢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杆的上端头设有滚轮,所述台面上开有通孔。
一种电梯井的快速支模施工方法,其利用上述施工装置,该方法为由低往高逐层施工,且在每一层支模时,通过施工装置充气形成电梯井墙内模板,并重复构建出电梯井墙外模板,再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拆模,然后将施工装置提升一层,进行同样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