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2752.1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峰;毕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12;C12M1/33;C12M1/2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胡素莉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道 病原微生物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病原微生物的收集管、用于存放裂解液以裂解病原微生物的裂解区、导管、用于富集裂解后的核酸分子的富集区以及用于储存废液并排出气体的废液区,收集管与裂解区连接,裂解区通过导管与富集区的入口连接,富集区的出口与废液区连接;收集管采集病原微生物时、导管位于裂解液的液面以上,裂解区完成裂解后、导管插入裂解液的液面以下;废液区设有用于排出气体、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气管。因此采集位置不受拭子采集方式的限制,可采集到较多的病原,富集区内病原相对富集、检测结果相对稳定;操作简单,无需医务人员或检验人员辅助采集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通过各种拭子如咽拭子、鼻拭子和口腔拭子等对呼吸道病原微生物进行采集。
由于拭子只能采集拭子刮过的部分,因此采集到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有限,不够富集且采样结果不稳定。此外,医务人员或检验人员对被采集者进行采集操作时,存在一定的传染风险。
综上所述,如何在降低传染风险的前提下、增加采集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装置,可通过捕获区对呼出气体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采集捕获,采集数量多,且被采集者自行操作即可、降低了传染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病原微生物的收集管、用于存放裂解液以裂解所述病原微生物的裂解区、导管、用于过滤并富集裂解后的核酸分子的富集区以及用于储存废液并排出气体的废液区,所述收集管与所述裂解区密封连接,所述裂解区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富集区的入口密封连接,所述富集区的出口与所述废液区密封连接;
所述收集管采集所述病原微生物时、所述导管位于所述裂解液的液面以上,所述裂解区完成裂解后、所述导管插入所述裂解液的液面以下;
所述废液区设有用于排出气体、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收集管包括与所述裂解区连通的进气管以及用于采集呼出气体的吹气口,所述吹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所述进气管插入所述裂解液的液面以下。
优选的,所述吹气口为用于插入被采集者口腔的细管。
优选的,所述吹气口为用于与被采集者面部紧密贴合的吹嘴。
优选的,所述收集管与抽气装置连接,以通过抽气方式辅助完成对呼吸困难的患者的病原微生物采集。
优选的,所述富集区呈漏斗形,所述富集区包括用于过滤所述核酸分子的超滤膜以及用于收集所述核酸分子、位于漏斗颈处的收集室,所述废液区套接于所述富集区外,以存放通过所述超滤膜的所述废液。
优选的,所述废液区包括用于盛放所述废液的废液瓶,所述废液瓶与所述出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处设置有至少一层用于截留所述废液和所述病原微生物的滤膜,以免排出的气体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病原微生物的收集管、用于存放裂解液以裂解病原微生物的裂解区、导管、用于富集裂解后的核酸分子的富集区以及用于储存废液并排出气体的废液区;收集管与裂解区密封连接,裂解区通过导管与富集区的入口密封连接,富集区的出口与废液区密封连接;收集管采集病原微生物时、导管位于裂解液的液面以上,裂解区完成裂解后、导管插入裂解液的液面以下;废液区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出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7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