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的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推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2874.0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7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10008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信息系统 数据模型 推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的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推导方法,包括:明确所要研究的目标对象的边界和范围,并绘制形成目标对象的顶层数据流图;按照业务场景对数据流图逐层分解,形成分层的数据流图;提取各层数据流图中涉及的数据项,并针对数据项进行抽象和封装处理形成实体清单;根据实体清单中实体的特征属性之间对应的关系,绘制形成实体关系图;对实体的属性值域进行定义,输出实体的数据字典清单;确定业务场景下的业务过程针对实体和实体属性的操作类型,验证实体和实体属性的合理性,完成数据模型推导。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数据模型推导过程的可操作性强,且有明确的度量方法和形式,且推导过程都有显性交付,适合复用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的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推导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业务类别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企业内部产品林立,各系统之间错综纠缠,很多子模块子系统之间内容和逻辑都高度相似甚至相同,这就导致企业内部资源消耗严重,同时也很难建立真正的产品生态,产品集成复杂度高资源消耗大,维护成本高等。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有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造成该结果的一个重要因子,那就是缺乏企业级的整体规划和基础模型设计。众所周知,数据模型是信息系统的基石,数据模型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系统水平的高低。当前,业界针对数据模型设计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也有很多优秀的方法,但大多都是一些通用的针对具体系统的建模方法。而针对以上所述问题,要设计一个优秀的企业级的基础模型,则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优秀的指导方法,普适的方法显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的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推导方法,通过针对每一步骤明确其交付内容和交付形式,明确粒度的控制,提供模型的验证方法和验证形式,使得数据模型推导过程的可操作性强,且有明确的度量方法和形式,且推导过程都有显性交付,适合服用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的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推导方法,包括:明确所要研究的目标对象的边界和范围,并绘制形成所述目标对象的顶层数据流图;按照业务场景对所述数据流图逐层分解,形成分层的数据流图;提取各层所述数据流图中涉及的数据项,并针对所述数据项进行抽象和封装处理形成实体清单;根据所述实体清单中实体的特征属性之间对应的关系,绘制形成实体关系图;对所述实体的属性值域进行定义,输出实体的数据字典清单;确定所述业务场景下的业务过程针对所述实体和所述实体属性的操作类型,验证所述实体和所述实体属性的合理性,完成数据模型推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层的所述数据流图中,每一层的数据流图不逾越预先明确的层级边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业务场景下的业务过程采用“主谓宾”短语进行表达,并根据所述业务过程的主宾关系建立所述实体的特征属性之间的联系,并标记基数关系,以绘制形成所述实体关系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实体之间的基数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绘制所述业务过程与所述实体的二维交叉矩阵,并在横纵交叉单元格中标注所述业务过程针对相应的所述实体的操作类型;绘制所述业务过程与实体特征属性的二维交叉矩阵,并在横纵交叉单元格中标注所述业务过程针对相应的所述实体特征属性的操作类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业务过程针对相应的所述实体或所述实体特征属性的操作类型包括增加、读取、更新和删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针对每一步骤明确其交付内容和交付形式,明确粒度的控制,提供模型的验证方法和验证形式,使得数据模型推导过程的可操作性强,且有明确的度量方法和形式,且推导过程都有显性交付,适合复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通用的信息系统数据模型推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