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断食材是否变质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食物储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2881.0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铮;宋德超;陈翀;魏文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25;G01N27/00;G06T7/00;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金淼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是否 变质 方法 电子设备 食物 储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食材是否变质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食物储存装置,涉及食物储存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食物储存装置中的空气含有的微生物的种类以及空气中各种微生物的浓度;当预设种类的微生物的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获取食物储存装置中存储的食材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确定食材中的疑似变质食材以及该疑似变质食材的存储位置,其中,疑似变质食材为能够被该预设种类的微生物分解的食材种类;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疑似变质食材的存储位置和/或疑似变质食材的食材种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确定食物储存装置内是否存在变质食材,并通过食材的图像来准确定位出变质食材的存储位置,以让用户能够准确对变质的食材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物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判断食材是否变质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食物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冰箱对于食材的保鲜储存都有着不错的效果,即使是在炎热的天气下,食材依然可以长时间保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冰箱中的食材不会滋生细菌,尤其是嗜冷细菌。长时间放置的熟食、蔬菜和生肉等食物在低温环境下也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这就会导致食物的变质。而变质的食物不仅会产生大量难闻的气体,而且用户如果不小心食用了变质的食物,还不利于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食材在冰箱中存储过久会滋生细菌等微生物而导致食材变质,如果不及时清理变质食材会导致冰箱发臭,甚至影响用户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判断食材是否变质的方法、电子设备及食物储存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判断食材是否变质的方法,包括:
确定食物储存装置中的空气含有的微生物的种类以及所述空气中各种微生物的浓度;
当预设种类的微生物的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获取食物储存装置中存储的食材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食材中的疑似变质食材以及该疑似变质食材的存储位置,其中,所述疑似变质食材为能够被该预设种类的微生物分解的食材种类;
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疑似变质食材的存储位置和/或所述疑似变质食材的食材种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食材中的疑似变质食材的数量为多个时,对多个疑似变质食材对应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以从多个疑似变质食材中确定出具有腐败特征的食材。
可选地,对多个疑似变质食材对应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以从多个疑似变质食材中确定出具有腐败特征的食材,包括:
利用第一图像识别模型对多个疑似变质食材对应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得具有腐败特征的食材;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识别模型为利用多组训练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得到的,每组所述训练数据包括不同种类的食材分别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腐败变质的图片。
可选地,所述预设阈值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获取历史样本数据,所述历史样本数据包括不同种类的食材在食物储存装置中分别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腐败变质时,空气中对应种类的微生物的浓度;
根据所述历史样本数据,分别计算同一种类的微生物导致不同种类的食材腐败变质时,该种类的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平均浓度,并将该平均浓度确定为对应种类的微生物的预设阈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食材中的疑似变质食材,包括:
利用第二图像识别模型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获得各个食材的种类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图像识别模型为利用多组训练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得到的,每组所述训练数据包括食材图片和与该食材图片对应的种类信息;
根据各个食材的种类信息,将能够被该预设种类的微生物分解的食材种类确定为疑似变质食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