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材料超弹性本构在LS-DYNA中的嵌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3024.2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0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兵;李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3/26;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弹性 ls dyna 中的 嵌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超弹性本构在LS‑DYNA中的嵌入方法,以软件主程序提供的变形梯度张量为基础,构建右柯西‑格林应变张量、右柯西‑格林应变率张量,利用链式法构建第二皮奥拉‑基尔霍夫应力张量函数并输出柯西应力张量函数,建立各应变张量、应变率张量与应力张量函数在LS‑DYNA主程序与用户自定义子程序中的传递算法。本发明能将具有的大变形、非线性、各向异性、应变率效应等力学行为的材料超弹性本构模型以用户自定义子程序的方式嵌入到LS‑DYNA软件,分析含不同超弹性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性力学的有限元数值分析领域,特别是一种材料超弹性本构在LS-DYNA中的嵌入方法。
背景技术
超弹性材料由于具有高弹、减震、生理惰性等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含不同填充相的超弹性材料性能各异,如帘线、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体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各向异性,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低应变率下依然具有应变率效应。针对不同超弹性材料在不同振动、冲击等载荷下的力学响应行为,可通过建立了相关的横观各向同性的黏-超弹模型描述,然而现有的LS-DYNA材料库仅有Mooney-Rivlin等几种典型超弹模型,许多形式复杂的材料超弹本构模型无法直接应用于各种工程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超弹性本构在LS-DYNA中的嵌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有限元软件无法数值模拟橡胶基复合材料的大变形、非线性、各向异性、应变率效应等力学本构行为这一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材料超弹性本构在LS-DYNA中的嵌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主程序中提取当前时间步长内的储存于历史变量中的变形梯度张量F;
步骤2、根据材料的本构模型形式计算材料变形后与变形前的体积比J与右柯西格林应变张量C,确定应变张量不变量表示的弹性应变能函数W;
步骤3、若材料没有应变率效应,则计算第二皮拉霍夫应力张量S,若材料具有应变率效应,则根据相邻时间步长的变形梯度张量与时间步长dt确定右柯西-格林应变率张量不变量确定应变率张量不变量表示的黏性应变能函数We,然后计算第二皮拉霍夫应力张量S;
步骤4、确定真实柯西应力张量σ,将柯西应力张量σ传入主程序输出,进入下一时间步;
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4,直至计算终止,最后输出终止时刻的结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本发明以用户自定义的方式建立材料超弹性本构模型与LS-DYNA 3D软件系统的程序接口,将具有复杂形式的材料超弹性本构模型以用户自定义子程序的方式嵌入到LS-DYNA软件,以分析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大变形、非线性、各向异性、应变率效应等力学响应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立用户自定义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2为铝粉/橡胶超弹性本构模型在LS-DYNA中的嵌入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材料超弹性本构在LS-DYNA中的嵌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主程序中提取当前时间步长内的储存于历史变量hsv(1),…,hsv(9)中的变形梯度张量F;变形张量F矩阵表达形式为:
其中,Fij为变形梯度张量的分量,i=1,2,3,j=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极变焦镜头的焦距仪设计方法
- 下一篇:辅助安装装置及辅助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