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3239.4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7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潘正军;袁兴有;胡家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姜露露 |
地址: | 21115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读条式 红绿灯 | ||
1.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包括承载塑料壳体、信号灯主杆、LED集成灯和信号灯支架;
承载塑料壳体采用防雨密封式设计与LED连接部分有软化过度层,表面覆盖一层塑料片;
信号灯主杆顶端与信号灯支架连接,底部与地面连接;
LED集成灯上均匀分布LE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灯箱,与信号灯支架交点处采用螺栓紧固连接,相对于连接信号灯支架的一面安置有LED集成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绿灯控制电路,包括MCU单元,与MCU单元连接的过载保护单元、温度检测单元、红绿灯驱动单元、故障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网络通信接口,与过载保护单元连接的稳压电路,与稳压电路连接的整流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的电流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连接的电源,与红绿灯驱动单元连接的红绿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绿灯控制电路的电源为太阳能或其他行星能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阻RL,所述变压器T1的第1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1的第2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1的第3引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变压器T2、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电容C1、电容C2和三端稳压块7815,所述变压器T2的第1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2的第2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2的第3引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VD3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三端稳压块7815的第3引脚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VD4的负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三端稳压块7815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块7815的第2引脚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输出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包括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变压器T3、整流桥BR1、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和集成电路ICL8212,所述变压器T3的第1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3的第2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3的第3引脚与所述整流桥BR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3的第4引脚与所述整流桥BR1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整流桥BR1的第1引脚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集成电路ICL8212的第5引脚均接输出电压,所述整流桥BR1的第2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集成电路ICL8212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集成电路ICL8212的第8引脚、所述电阻R4的一端均接输出电压,所述集成电路ICL8212的第2引脚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ICL8212的第4引脚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逻辑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读条式红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ICL8212为双极性单片集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2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围岩卸荷对大跨度洞室支护结构受力影响的方法
- 下一篇:血管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