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主动防护式矫外安全集约便携多用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3390.8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秧;陈智;陈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主动 防护 式矫外 安全 集约 便携 多用 | ||
1.模块化主动防护式矫外安全集约便携多用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手柄,其头端设有中空的第一转轴部,第一转轴部内壁设有三个环形间隔布置的第一定位槽,且第一转轴部内壁还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凸轮槽;
第二手柄,其头端设有中空的第二转轴部,第二转轴部顶端设有能与第一凸轮槽相卡接配合的第一凸轮,第二转轴部内壁设有第二凸轮槽和三个环形间隔布置的中间定位槽;
所述第三手柄,其头端设有中空的第三转轴部,第三转轴部顶端设有能与第二凸轮槽相卡接配合的第二凸轮,第三转轴部内壁设有三个环形间隔布置的第二定位槽;及
定位机构,其包括第一定位锥套、第二定位锥套、第一定位螺钉、第二定位螺钉、连接螺杆和弹性件,第一定位锥套外周设有三个可与三个第一定位槽一一对应地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凸块,第二定位锥套外周设有三个可与三个第二定位槽、三个中间定位槽一一对应地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凸块,第一定位锥套可穿过第一转轴部并伸入第二转轴部内,第二定位锥套可穿过第三转轴部并伸入第二转轴部内,第一定位螺钉可伸入第一定位锥套内,第二定位螺钉可伸入第二定位锥套内,且连接螺杆两端可分别与第一定位螺钉和第二定位螺钉相螺接配合,弹性件套置在连接螺杆外且其两端分别顶抵在第一定位锥套和第二定位锥套;
当第一凸轮卡入第一凸轮槽内、第二凸轮卡入第二凸轮槽内、第一定位凸块卡入第一定位槽和中间定位槽的上端内、第二定位凸块卡入第二定位槽和中间定位槽的下端内、连接螺杆两端与第一定位螺钉、第二定位螺钉相螺接锁紧配合时,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三手柄处于相互平行合拢状态,此时该三个手柄末端朝向同一方向;旋松第一定位螺钉和第二定位螺钉可使第一、第二定位锥套与第一转轴部、第二转轴部、第三转轴部均呈松配合,此时每个手柄均可任意转动;将第一定位螺钉和第二定位螺钉与连接螺杆相拆卸时,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三手柄可相互拆分、独立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主动防护式矫外安全集约便携多用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部之中心轴线位于第一手柄之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第二转轴部与第二手柄向右偏心布置且其位于第一转轴部和第三转轴部中间,第三转轴部与第三手柄向左偏心布置;且,第一手柄正面设有凸台面、位于凸台面两侧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第二手柄背面设有第一靠抵面,第三手柄背面设有第二靠抵面,当三个手柄处于合拢状态时第一靠抵面靠抵在第一台阶面上、第二靠抵面靠抵在第二台阶面上、且第二手柄正面、凸台面和第三手柄正面均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手柄背面、第一手柄背面和第三手柄背面均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主动防护式矫外安全集约便携多用柄,其特征在于:三个第一定位槽、三个中间定位槽、三个第二定位槽、三个第一定位凸块与三个第一定位槽均呈两两相隔120度布置;且,第一定位凸块沿着第一定位锥套外周面纵向延伸,第二定位凸块沿着第二定位锥套外周面纵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主动防护式矫外安全集约便携多用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锥套呈倒圆锥形,第二定位锥套呈圆锥形;所述第一转轴部内壁之纵向截面和第二转轴部内壁上端之纵向截面均呈倒圆锥形并顺序延伸,所述第三转轴部内壁之纵向截面和第二转轴部内壁下端之纵向截面均呈圆锥形并顺序延伸,在第二转轴部内壁中间形成一缩口部;旋松第一定位螺钉和第二定位螺钉时可在弹性件的顶抵作用下第一定位螺钉向外移动以使第一定位锥套与第一转轴部、第二转轴部呈松配合,第二定位螺钉可在弹性件的顶抵作用下向外移动以使第二定位锥套与第三转轴部、第二转轴部呈松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主动防护式矫外安全集约便携多用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之凸台面设有第一刻度尺,且该凸台面末端设有簧丝型纫针器容纳腔,另设有簧丝型纫针器,该簧丝型纫针器滑动装接在簧丝型纫针器容纳腔内且可伸出或收回簧丝型纫针器容纳腔;簧丝型纫针器外周设有定位槽,簧丝型纫针器容纳腔腔壁设有定位钢珠和定位弹簧,定位弹簧一端固接在簧丝型纫针器容纳腔腔壁、另一端固接定位钢珠,该定位钢珠可卡入定位槽内对该簧丝型纫针器进行定位;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末端均设有钢丝旋铰斜孔;第一转轴部正面设有量角刻度;第一手柄末端面设有六角通配型锥形套筒并配置有第一持钉防滑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医学院,未经厦门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3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