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3414.X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7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肖锦婷;卢仲柱;游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秋垄心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苍子 茶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山苍子茶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采摘:摘取无污染、新鲜成熟的茶叶;
A2、晒青:将摘取的茶叶均匀铺在竹筛或竹篾中,摊叶厚度为3~4cm,于22~28℃的阳光环境中晒青处理30min,期间轻翻2~3次,萎凋至含水率为60~70%时移至室内静置摊凉,散发热量;
A3、摇青与晾青:将晒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于室内温度25℃和室内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摇青处理,结束后静置晾青;
A4、杀青与揉捻: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杀青揉捻装置中,于300~400℃条件下杀青处理15~55min,后继续揉捻处理25~40min,至茶叶破壁率为25~35%,即得茶叶粗制品;
A5、混合炒制:摘取新鲜的山苍子果,洗净后晾干,以山苍子果:茶叶粗制品的质量比为0.5~2:4~6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入炒茶锅中,于220℃条件下炒制20~30min;
A6、汽蒸:将炒制后的茶叶与山苍子果均铺到底部能均匀通以蒸汽的发酵房中,然后通入蒸汽于100~115℃的条件下加热熟化处理30~65s;
A7、压制成饼:将汽蒸后的山苍子果和茶叶压制成重量为1~10kg、厚度为0.5~5cm的茶饼,自然冷却至室温;
A8、初焙:将放凉后的茶饼切制成6cm厚的茶条,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为2~3cm,于130~150℃的条件下初焙处理15min,结束后立即取出摊凉回润,然后进行团揉,使茶叶卷曲成条;
A9、复焙:挑选初焙后完整卷曲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机中,摊叶厚度2~3cm,于130~160℃条件下复焙处理20min,结束后取出摊晾回润再次进行团揉,重复焙制2~4次;
A10、干燥:将复焙后的茶叶和山苍子果放入烘干箱中,于130~150℃的条件下处理15~55min,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为20~25%,即得所述山苍子茶成品。
所述步骤A4中茶叶杀青揉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箱体(1)底部的一侧开凿有下料口(3),所述箱体(1)的外部与下料口(3)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箱体(1)的外侧且位于第一伺服电机(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所述箱体(1)的外部远离下料口(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箱(7),所述防护箱(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的输入端延伸至防护箱(7)的外侧,所述防护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9),所述鼓风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加热箱(9)的内部,所述加热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10),所述加热箱(9)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1),所述连接软管(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阀门(12)。
所述箱体(1)的顶部靠近加热箱(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料漏斗(13),所述箱体(1)的内壁靠近加热箱(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4),所述箱体(1)的内壁远离第一挡板(1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5),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板(15)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6),所述电动伸缩杆(16)的活塞杆与转动板(15)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且位于转动板(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7),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挡板(14)与第二挡板(17)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的外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螺旋叶片(19),所述转动轴(18)的外侧且位于相邻两个螺旋叶片(1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喷头(20),所述喷头(20)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所述箱体(1)的外部且位于转动轴(1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传动盒(21),所述转动轴(18)的一端均贯穿箱体(1)与对应的传动盒(21),所述转动轴(18)的一端且位于传动盒(2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22),所述连接软管(11)远离加热箱(9)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旋转接头(2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8)的外侧且位于传动盒(2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3),所述传动盒(21)的外侧且位于旋转接头(22)的下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轴均延伸至对应的传动盒(2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5),所述主动齿轮(25)均与对应的从动齿轮(23)啮合连接。
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挡板(17)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揉捻辊(2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与揉捻辊(26)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与底部之间且位于揉捻辊(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揉捻板(27),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且位于揉捻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板(28),所述下料板(28)的一端与揉捻板(2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板(28)远离揉捻板(27)的一端贯穿下料口(3)延伸至箱体(1)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秋垄心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秋垄心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4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