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荷叶效应且吸水的织物及其制成的拖把和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5664.7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项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德明 |
主分类号: | A47L13/16 | 分类号: | A47L13/16;A47L13/20;B32B3/08;B32B5/26;B32B33/00;B32B7/04;B32B37/00;D03D15/283;D03D15/292;D03D15/33;D03D11/00;D03D27/02;D03D15/50;D03D15/5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马晨博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荷叶 效应 吸水 织物 及其 制成 拖把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包括一种具有荷叶效应且吸水的织物,由化纤类纱线纺织而成,所述化纤类纱线有若干根化纤类纤维复合而成,所述化纤类纤维的原料包括PET切片/PET和PA切片、添加剂混合物,所述添加剂混合物的原料为:纳米二氧化硅、氨基硅油、偶联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述织物制成的拖把,包括拖布、盘体和拖把杆,所述拖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粘扣层、海绵层和织物层,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织物制成的拖把的生产工艺,本发明的拖布具备荷叶效应,避免拖把在拖地过程中吸收进污水,也就不必在清洗的时候将拖布浸没到水里长时间清洗,更不用去花力气挤干拖布,只需将拖布带水将灰尘颗粒一起抖落即可,清洗非常方便,为家庭打扫节省了时间和力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荷叶效应且吸水的织物及其制成的拖把和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的普及,地球空气污染变得日益严重,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越来越多,间接造成室内的空气环境也越来越差,地板、家具表面擦洗干净后一天后又会铺上厚厚的粉尘,再加之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室内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持干净的室内环境是现在大多数都市人的基本需求,尤其是拖把、抹布这些清洁工具是最常用到的,因为地板每天都要走动,加上头发、食物碎屑、微小的垃圾都会掉落在地板上,所以地板每天都要用拖把清洁。
现有的拖把上的拖布是将多根布条在一端将其缝合在一起,另一端为发散状,布条是具备吸水性且粘附性的材料,吸水的功能是为了当地板上有水时,拖把通过布条的吸水功能把地板上的水吸取走,还原地板的干燥,而粘附性的功能是为了当地板上有脏污和微小的垃圾时,拖布一拖,布条能够粘附垃圾,在拖把拿起来清洁别处或者拿到水桶清洁之前不会掉落下来。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一方面,传统拖把的拖布因为具备较强的吸水性,所以在用清水清洗粘附在拖布上的垃圾的同时,也会使得拖布吸收进大量的水分,等拖布清洗完成后,需要把拖布内部的水挤掉,否则再次拖地又会把水带到地板上,挤水既费力又耗时;另一方面,由于微小的垃圾是粘附在拖布上的,所以在清水内清洗的时候需要不断抖动拖把,才能把微小的垃圾抖落到清水内,总之,传统的拖把在清洁方面比较费力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荷叶效应且吸水的织物及其用该织物制作的拖把和生产工艺,拖布即使是人工清洗,也能省时省力,十分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荷叶效应且吸水的织物,由化纤类纱线纺织而成,所述化纤类纱线由若干根化纤类纤维复合而成,所述化纤类纤维的原料包括PET切片/PET和PA切片、添加剂混合物,所述添加剂混合物的原料为:纳米二氧化硅、氨基硅油、偶联剂,其中,纳米二氧化硅的直径大小为10nm-20nm,所述添加剂混合物的质量与所有原料之和的质量比是0.5%-3%,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所述氨基硅油和所述偶联剂的质量比0.9-1.0:0.9-1.0:0.08-0.125,所述化纤类纱线的规格为150D/288F或者300D/576F,单根所述化纤类纤维的细度小于1dtex。
一种用前述织物制成的拖把,包括拖布、盘体和拖把杆,所述拖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复合的粘扣层、海绵层和织物层,所述盘体与所粘扣层粘连,所述拖把杆的一端与所述盘体的中心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层为双层长绒毛织物层,其厚度为1.0cm-2.0cm。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层的厚度为0.4cm-0.6cm。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层的长绒毛的长度为0.5cm-1cm。
一种用前述织物制成的拖把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纤类纤维原料各成分按照上述既定的质量比来称量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德明,未经项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5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