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6366.X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丁会;李金梦;刘军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F16C37/00;H01F27/16;H05K7/2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系统 风力 发电 机组 | ||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热耦合设置的两个冷却子系统(S),每个所述冷却子系统(S)包括:用于冷却第一发热部件(100)的第一冷却回路(1)、用于冷却第二发热部件(200)的第二冷却回路(2)、用于冷却第三发热部件(300)的第三冷却回路(3)、用于冷却第四发热部件(400)的第四冷却回路(4)、泵站单元(5)和散热单元(6);
所述第一冷却回路(1)和所述第四冷却回路(4)并联连接为第一支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2)和所述第三冷却回路(3)并联连接为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并联连接,并且与所述泵站单元(5)和所述散热单元(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互热耦合设置的两个冷却子系统(S)中,每个所述冷却子系统(S)单独运行时提供的冷量占整个所述冷却系统运行时提供的总冷量的7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100)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200)的发热量最小,所述第四发热部件(400)的发热量最大,所述第三发热部件(300)的发热量介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100)与所述第四发热部件(400)的发热量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单元(5)包括泵组(53)、总供水管(51)和总回水管(52);冷却介质通过所述总供水管(51)由所述泵组(53)分别进入第一总供水管(511)和第二总供水管(512),冷却介质通过所述第一总供水管(511)进入所述第一支路中,冷却介质通过第二总供水管(512)进入所述第二支路中,流经所述散热单元(6)后通过所述总回水管(52)回流入所述泵组(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53)包括一个泵体(Pu)或者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泵体(Pu);
所述泵组(53)的入口设置有过滤器(Fi)和稳压装置(SP),所述泵组(53)的出口设置有安全装置(SF)。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53)的入口设置有总流量传感器(FF),所述泵组(53)的出口设置有总温度传感器(TT);所述泵组(53)的入口和出口还分别设置有总压力监测装置(P)。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1)包括第一流体管路,所述第一流体管路的第一供水管(11)与所述第一总供水管(511)连通;
所述第四冷却回路(4)包括第四流体管路,所述第四流体管路的第四供水管(41)与所述第一总供水管(511)连通,所述第四流体管路的第四回水管(42)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1)的第一回水管(12)连通;
所述第四冷却回路(4)的所述第四回水管(42)进入所述散热单元(6)后与所述总回水管(5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2)包括第二流体管路,所述第二流体管路的第二供水管(21)与所述第二总供水管(512)连通;
所述第三冷却回路(3)包括第三流体管路,所述第三流体管路的第三供水管(31)与所述第二总供水管(512)连通,所述第三流体管路的第三回水管(32)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的第二回水管(22)连通;
所述第三冷却回路(3)的所述第三回水管(32)进入所述散热单元(6)后与所述总回水管(5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63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