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多组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同时过滤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6876.7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华;胡艳平;龙萌;胡园;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52 | 分类号: | B01D29/52;B01D29/11;B01D29/9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土壤 沉积物 浸提液 同时 过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多组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同时过滤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包括浸提液过滤管、滤头、端盖、滤液接收管、接收管端架和罐体。过滤时,罐体中放入接收管端架,套筒中按需放入相应数量的滤液接收管,盖上端盖使滤头插孔位于接收管端架表面的槽口正上方,端盖表面的插孔插入滤头或密封帽,滤头上插入浸提液过滤管,过滤管中倒入适量的浸提液,然后将软管连接抽气口和抽气泵,打开抽气泵并弃去前几滴滤液,旋转端盖使滤插孔位于滤液接收管正上方,通过抽气泵抽真空即可同时过滤多个浸提液。本发明具有过滤方便、操作简单、省事省力、过滤效率高等特点,解决了实验室分析测试前的浸提液过滤效率低、费时费力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多组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同时过滤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分析测试对于土壤或沉积物环境监测、风险评价及其修复目标的确定均极其重要,而水样前处理(如过滤)又是分析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土壤或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中,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的量比较小,一般为25~50mL,且浸提液中的细颗粒和有机质极易堵塞滤膜,对浸提液过滤及其后续分析测试的工作开展极为不利。
目前,实验室水样过滤采取的装置主要是真空抽滤泵和普通的按压式针筒过滤器,其中真空抽滤泵所配套的过滤装置尺寸大(最小250mL),过滤前需要自来水和纯净水清洗、浸提液润洗,操作繁琐,不适合过滤量少的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普通按压式针筒过滤器可以完成浸提液的过滤工作,但是过滤器滤头中的滤膜面积较小、浸提液细颗粒多,导致滤膜极易堵塞,费时费力。为解决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过滤费时费力等问题,环境工作者研发了相关装置及方法,也取得的一定成效。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实验室注射器的助推装置”(申请号201721098840.1)公开了一种由管体、夹持端、推杆和针头组成的注射器以及与注射器相配合的助推装置,该装置可通过助推装置推动注射器节省体力;但是对于大批量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由于该装置过滤时间长(过滤10mL浸提液约2~5分钟),且每次只能过滤1个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样品,导致过滤效率不高。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便携式的旋转水样过滤装置”(申请号201711313822.5)提供了一种由采集管、储水腔、旋转器、滑动盘、转轴和圆锥盖组成的便携式旋转水样过滤装置,该装置也能在过滤浸提液时节省体力,但也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现有过滤装置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真空抽滤装置(容积0.25L~5L)操作省力,但是需要消耗本来就量少的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一般浸提量为25~50mL)润洗(润洗量10~20mL/次,润洗3~5次)过滤装置,导致后续分析测试所需样品量不够,而且每次过滤前都需要清洗润洗装置,操作繁琐且费时,不适宜过滤浸提液量少或者过滤大批量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
(2)普通按压式针筒、注射器助推装置、旋转水样过滤装置等无需清洗,浸提液润洗用量少(约1mL),操作简单,但上述装置均是单个的,每次只能过滤1个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样品,过滤费时(过滤10mL浸提液约2~5分钟),不适宜过滤大批量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于多组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同时过滤的装置及方法,其将多个针筒过滤装置与真空抽滤装置集成,既充分了利用针筒过滤装置和真空抽滤装置的优点,又克服了单个针筒过滤装置效率低、真空抽滤装置不宜过滤量少的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的缺点,从而解决了土壤或沉积物浸提液过滤中出现的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6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