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7401.X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龙;叶鹏飞;张亚鹏;张凯帆;高颖;霍泽坤;李军;尹艺臻;任真真;王绍熙;赵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天津天兴富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21 | 分类号: | C04B7/21;C04B7/24;C04B28/00;C04B38/08;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余义丽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由复合胶凝材料和固废陶粒制作而成,所述复合胶凝材料由铜尾矿、钢渣、氰化渣、加气混凝土废料、脱硫石膏、电石渣和甘蔗纤维经预处理后并充分搅拌制备而成。最后得到表观密度为1100~1500kg·m‑3,28d抗压强度为70~80MPa,28d电通量为1000~1200C,抗冻等级为D250~D300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本发明制备的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0%以上,氰化物固化率达到60~80%,最大限度的体现了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的特点,为大宗固废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增长,工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诸如铜尾矿、钢渣、氰化渣等。
铜尾矿是指铜矿山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有用成分含量低,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宜进一步分选的固体废物。2018年,我国铜精矿含铜量为165.64万吨,同比增长7.74%。经测算,2018年我国铜尾矿产生量约为3.31亿吨,利用率约为16%。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熔融物,根据炼钢工艺的不同,所产生的钢渣有转炉钢渣、电炉钢渣、精炼渣、预处理渣、铸余渣等。总体来看,2018年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均呈现正增长。其中,全国全年生铁产量71075.9万吨,同比增长1.43%;粗钢产量83172.8万吨,同比增长2.89%。经测算,2018年全国约产生钢渣16634.56万吨,综合利用率不足40%。目前,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的方式主要为堆积和地下开采采空区的充填。乱无目的排放,不仅对环境以及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氰化渣是黄金冶炼后排放的废渣,2018年,国内累计生产黄金426.142吨,每年都会相继产生大量的氰化渣,这些氰化渣的大量产生不仅占用大量的耕地,而且污染环境。氰化渣中存在剧毒的氰化物、硫化物等,长期堆存将会产生有毒性气体或者酸性水,对地下水或者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如何对铜尾矿和氰化渣进行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大大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实现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技术难题急待人们去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利用铜尾矿和氰化渣,实现变废为宝,大大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实现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一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由复合胶凝材料和固废陶粒制作而成,所述复合胶凝材料由铜尾矿、钢渣、氰化渣、加气混凝土废料、脱硫石膏、电石渣和甘蔗纤维经预处理后并充分搅拌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胶凝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物质组成:铜尾矿30~50%、钢渣5~15%、氰化渣5~15%、加气混凝土废料10~20%、电石渣5~10%、脱硫石膏5~10%、甘蔗纤维5~10%;所述固废陶粒与复合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65~80%:20~35%。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铜尾矿、钢渣、氰化渣、加气混凝土废料、脱硫石膏、电石渣和甘蔗纤维做预处理;
S2、将预处理后的物料混合并充分搅拌作为复合胶凝材料;
S3、将固废陶粒烘干,作为骨料;
S4、将复合胶凝材料和骨料混合,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中加入适量的水、冷藏过滤后的豆腐废水,得到混合料浆;将混合料浆浇注、脱模并标准养护,最后得到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天津天兴富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工程大学;天津天兴富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鸣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介孔材料复合的轻质隔热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