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7616.1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nux 固态 硬盘 稳定性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对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格式化操作,并对全盘格式化的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写预热处理;其中,对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格式化操作,并对全盘格式化的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写预热处理具体是:利用标准SSD工具或者厂商的第三方工具对SSD固态硬盘执行全盘格式化操作,安装FIO测试工具,并对全盘格式化的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写预热处理,以提升固态硬盘测试中性能表现,在FIO测试工具中设置测试参数;
按照条带深度从大到小顺序对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进行性能测试;
在小LBA区域按照条带深度从小到大顺序对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进行压力测试;其中,所述小LBA区域为5-15G;
获取测试日志,并针对测试日志进行分析,得出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按照条带深度从大到小顺序对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进行性能测试具体是:设置若干依次递减的条带深度数值,按照条带深度从大到小顺序,通过调用固态硬盘固件对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性能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在小LBA区域按照条带深度从小到大顺序对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进行压力测试具体是:在小LBA区域设置若干依次递增的条带深度数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对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进行压力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获取测试日志,并针对测试日志进行分析,得出测试结果具体包括:
获取性能测试以及压力测试的测试日志;
将获取的测试日志导入到与固态硬盘盘符相对应的测试结果文件夹;
将性能测试结果对应的测试日志中的条带深度的顺序写带宽与第一阈值比较,如果条带深度的顺序写带宽不小于第一阈值,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性能测试通过,如果条带深度的顺序写带宽小于第一阈值,则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性能测试失败;
将压力测试结果对应的测试日志中的测试中间过程中所有条带深度的读带宽数值分别与第二阈值比较,如果所有条带深度的读带宽数值均大于第二阈值,则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压力测试通过,如果测试过程中任一条带深度的读带宽数值不大于第二阈值,则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压力测试失败;其中,测试中间过程中为删除测试开始后第一时间以及测试结束前第二时间后剩余的测试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第一阈值为待测试固态硬盘出厂SPEC数值的90%,第二阈值为测试过程中平均读带宽的7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压力测试结果对应的测试日志中的测试中间过程中所有条带深度的读带宽数值在散点图中能够被拟合为一条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按照条带深度从大到小顺序对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进行性能测试之前还包括:获取待测试固态硬盘盘符信息,建立与待测试固态硬盘盘符相对应的测试结果文件夹。
8.一种linux下固态硬盘固件稳定性的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全盘操作模块,对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格式化操作,并对全盘格式化的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写预热处理;其中,对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格式化操作,并对全盘格式化的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写预热处理具体是:利用标准SSD工具或者厂商的第三方工具对SSD固态硬盘执行全盘格式化操作,安装FIO测试工具,并对全盘格式化的待测试固态硬盘进行全盘写预热处理,以提升固态硬盘测试中性能表现,在FIO测试工具中设置测试参数;
性能测试模块,按照条带深度从大到小顺序对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进行性能测试;
压力测试模块,在小LBA区域按照条带深度从小到大顺序对待测试固态硬盘固件进行压力测试;其中,所述小LBA区域为5-15G;
获取及分析模块,获取测试日志,并针对测试日志进行分析,得出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6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安全熔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百叶窗的圆弧形阳极板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