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奶牛粪污中5种磺胺类药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7665.5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军;何斌;金尔光;陈夏冰;邵志勇;杨文海;陈洁;王肆玖;万平民;刘武;涂亚平;周源;龚萍;胡修忠;谭珺隽;童伟文;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 |
地址: | 43006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高效 色谱 同时 检测 奶牛 粪污中 磺胺 类药物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化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奶牛粪污中5种磺胺类药物的方法。本发明建立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的特点,可同时定量检测奶牛粪污中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喹噁啉的残留。采用C18色谱柱,以0.3%的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在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条件下,5种药物均能达到基线分离;3倍信噪比下,5种药物的检出限均为20μg/kg。在加标浓度50μg/kg条件下,奶牛粪污样品经前处理、MCX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后,五种药物回收率达到75%~80%,相对标准偏差为2.8%~3.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奶牛粪污中5种磺胺类药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抗菌类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性差,约30-90%以原形或初级代谢物形式随畜禽粪尿排出体外,从而产生大量药物残留的粪污。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是当前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还田利用过程中粪污残留的抗菌类药物可通过地表径流、渗滤等方式进入环境,对地表水、农田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4]。
目前用于分析抗菌类药物痕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5]。LC-MS法虽然可以提高定量分析的精密度和灵敏度,但对畜禽养殖粪污中的复杂成分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且操作复杂,使用及维护成本较高。HPLC技术与之相比具有检测成本低、易于操作且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已成功用于不同环境基质中抗生素的定量分析[6]。目前建立的抗菌药物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食品、土壤、城市污水及养殖废水等,而对奶牛场粪污中抗菌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的报道较少[7-9]。奶牛场粪污主要指奶牛排泄的粪便、尿液、降温与挤奶厅冲洗等产生的污水及生活污水等组成的混合物,由于其成分复杂,样品前处理显得冗杂而费时费力,因此探索一种简单、快捷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十分必要。固相萃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固相填料对样品组分的选择性吸附及解吸过程,降低样品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样品的分离、纯化和富集[10]。本申请拟以畜禽粪污中检出率和检出浓度较高的5种磺胺类药物作为目标分析化合物,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同时定量测定奶牛粪污中的五种磺胺类药物的痕量残留,研究结果对加强奶牛粪污的安全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安全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奶牛粪污中5种磺胺类药物的方法,所述5种磺胺类药物为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甲噁唑和磺胺喹噁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奶牛粪污中上述5种磺胺类药物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前处理;(2)固相萃取;(3)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
其中,所述步骤(3)的色谱条件如下:
AgiLent SB-C18色谱柱(500mm×4.6nm,5μm);检测波长为270nm;流动相为0.3v/v%乙酸(A)和乙腈(B),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梯度洗脱程序:0~15min,85%A;15~20min,60%A,20~20.1min,85%A;20.1~25min,85%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未经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