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冲击电压下绝缘气体中沿面放电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7772.8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6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猛;单秉亮;吴延宇;宋翰林;周秀;汤浩;李熙宁;吴旭涛;李秀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冲击 压下 绝缘 气体 中沿面 放电 试验装置 | ||
1.一种用于冲击电压下绝缘气体中沿面放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腔体、温控系统、电极系统和旋转及升降控制系统;
所述密封腔体用于承装试样及绝缘气体,包括:金属腔体和盆式绝缘子,所述盆式绝缘子具有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位于密封腔体内的一端与高压端连接,其位于密封腔体外的一端与待测电压连接,金属腔体用于接地,所述密封腔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所述温控系统用于对密闭腔体加热、测量和表征密封腔体内部的温度;
所述电极系统具有电极高压端和电极接地端,所述电极系统位于密封腔体内,用于固定试样;
所述旋转及升降控制系统位于密封腔体内,用于旋转切换、升降电极系统,从而使试样与高压端及地面实现电气连接,所述旋转及升降控制系统可放置多个电极系统;
所述电极系统包括:绝缘有机玻璃圆盘、高压电极和地电极,将试样放置于所述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之间,利用绝缘有机玻璃圆盘将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上、下夹住,再通过绝缘螺杆和绝缘螺丝紧固绝缘有机玻璃圆盘,使试样与高压电极、地电极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及升降控制系统包括:两组旋转控制装置、一组升降控制装置、两根旋转支撑轴、一根升降支撑轴、两个圆盘和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分别与旋转控制装置、升降控制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圆盘呈月牙型,圆盘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电极系统的卡槽,所述卡槽为通孔,所述卡槽两侧设置绝缘螺杆固定孔,所述绝缘螺杆固定孔用于电极系统下侧伸出的绝缘螺杆穿入以防止电极系统从卡槽掉落;
所述圆盘与旋转支撑轴连接,所述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旋转支撑轴带动圆盘旋转,所述圆盘上的卡槽中心均可经过旋转后与升降支撑轴中心重合;
所述升降支撑轴位于金属腔体中心,通过升降控制装置控制其上升或下降;
当一个圆盘旋转时,另一个圆盘的月牙型凹槽中心正对升降支撑轴,当旋转的圆盘的一个卡槽的中心与升降支撑轴中心重合时,控制升降支撑轴升高来顶起电极系统的电极接地端,从而使试样与高压端稳固接触,且升降支撑轴同时作为接地导体实现测量回路的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式绝缘子位于金属腔体上部,二者通过密封圈及螺丝紧固;
所述金属腔体为不锈钢金属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位于金属腔体上,分别用于绝缘气体或空气的充入或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热电偶和温控模块,所述热电偶通过温控模块与电源连接,所述热电偶均匀分布在密封腔体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旋转支撑轴和升降支撑轴均为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为圆柱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腔体上还设有玻璃观察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腔体下方设置有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7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