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7785.5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董勤德;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明英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05G3/80;C12P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着色 微生物 | ||
1.一种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
酶解豆磷脂液45~50%、磷酸二氢钾8~12%、水溶性枯草芽孢杆菌菌粉0.4~0.6%、氨基酸液8~12%、生化黄腐酸钾15~25%、聚谷氨酸1.4~2.6%、红糖7~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
酶解豆磷脂液47.5%、磷酸二氢钾10%、水溶性枯草芽孢杆菌菌粉0.5%、氨基酸液10%、生化黄腐酸钾20%、聚谷氨酸2.0%、红糖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枯草芽孢杆菌菌粉中的有效活菌数为1000亿/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豆磷脂液由以下方法制备:
向豆磷脂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胃蛋白酶和脲酶并调节PH为7.0,酶解48小时后,加热到80℃停止酶解反应,获得酶解豆磷脂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氢酶的加入量占豆磷脂液重量的0.4%,所述胃蛋白酶的加入量占豆磷脂液重量的0.3%,所述脲酶的加入量占豆磷脂液重量的0.3%,酶解温度为25~3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磷脂液由以下方法制备:
1)将大豆油脚脱水得到粗磷脂;
2)向粗磷脂中加入等质量的丙酮并搅拌,搅拌完成后固液分离,回收丙酮,得粗磷脂粉;
3)向粗磷脂粉中加入物料重量1%的30%的双氧水,充分搅拌脱色,将双氧水蒸出得精制豆磷脂;
4)将精制豆磷脂溶于植物油得到豆磷脂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精制豆磷脂与植物油的加入量为(5~10):1;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将酶解豆磷脂液、磷酸二氢钾、水溶性枯草芽孢杆菌菌粉、氨基酸液、生化黄腐酸钾、聚谷氨酸、红糖按重量百分比称重,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得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
9.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在作物膨果着色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膨果着色微生物菌剂稀释按照150~250kg/ha的用量对作物周围的土壤进行喷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明英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临沂明英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7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