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眼机的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7890.9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强;蔡锦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9/02 | 分类号: | D05B5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海兵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眼 底线 消耗量 计算 方法 | ||
1.一种锁眼机的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识别当前锁眼形状组合,所述锁眼形状组合由左包边、右包边、上套结和下套结四个结构模块构成,调用对应上述四个结构模块中各模块的线量消耗计算公式,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E左和E右分别是左包边底线消耗量和右包边底线消耗量;I为切布长度,N1为锁眼第一间隙距离,N2为锁眼第二间隙距离,M1为上套结沿锁眼孔方向的长度,M2为下套结沿锁眼孔方向的长度,Q为包边形状比率值,T为包边宽度,δ为布料厚度,P包边为锁眼包边针距;
上套结底线消耗量E上套结和下套结底线消耗量E下套结的线量消耗计算公式根据对上述当前锁眼形状组合中识别的上套结和下套结的具体套结花样进行调取对应的计算公式;
S2、获取对应已识别的当前锁眼形状组合的锁眼参数,结合步骤S1中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E左、E右、E上套结和E下套结,并通过如下公式分别计算出S0和下缝所需线量L:
S0=E左+E右+E上套结+E下套结;
L=(I+N1+N2+M1+M2+5)*2*n;
其中,n为下缝次数;
S3、根据锁眼缝制线迹形式,计算当前锁眼底线消耗量S:
S=S0*x*y+L;
其中,锁眼线迹为平线迹时,所述x=1、y=1,锁眼线迹为平线迹双重缝时,所述x=1、y=2;锁眼线迹为三角线迹时,所述x=1.8、y=1,锁眼线迹为三角线迹双重缝时,所述x=1.8、y=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眼机的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的套结花样包括平头套结、放射性套结、圆眼形套结、锥形加固型套结、半圆套结、圆形套结和直线加固型套结,对应各套结花样的底线消耗计算公式如下:
E放射=[7+4×(B-1)]×(T+δ)
E圆眼=[7+4×(B-1)]×(T+δ)
其中,E平为套结花样是平头套结的套结底线消耗量,E放射为套结花样是放射性套结的套结底线消耗量,E圆眼为套结花样是圆眼形套结的套结底线消耗量,E锥形加固为套结花样是锥形加固型套结的套结底线消耗量,E半圆为套结花样是半圆套结的套结底线消耗量,E圆为套结花样是圆形套结的套结底线消耗量,E直线加固为套结花样是直线加固型套结的套结底线消耗量,Mi中的i按实际套结位置选取,当i=1时为上套结,当i=2是为下套结,B为放射形或圆形形状套结的针数,P套结为锁眼套结针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眼机的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的锁眼参数为上述切布长度I、锁眼第一间隙距离N1、锁眼第二间隙距离N2、上套结沿锁眼孔方向的长度M1、下套结沿锁眼孔方向的长度M2、包边形状比率值Q、包边宽度T、布料厚度δ、锁眼包边针距P包边、放射形或圆形形状套结的针数B、锁眼套结针距P套结和下缝次数n中组合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8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