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隧道断面洞身侧面纵向非贯通裂缝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8011.4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金玲玲;李军;谢兰敏;史纪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F16/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古绪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隧道 断面 侧面 纵向 贯通 裂缝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隧道断面洞身侧面纵向非贯通裂缝的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步骤一:测量隧道裂缝的大小,进行统计;步骤二:针对2~4mm的隧道裂缝进行凿开处理;步骤三:裂缝为非贯通裂缝时,首先沿着裂缝的位置放样,一般为15cm~20cm宽,深度5~8cm,开凿地带包含所有裂缝,开凿面为U型;本发明使得溶岩地区隧道洞身侧面纵向非贯通性裂缝得到有效的处理,隧道背衬后侧少量渗水得到有效的排解,实现了统一排水的目的,通过采用开凿洞身的处理,使隧道背衬后面的应力得到释放,使隧道非贯通裂缝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以防后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处理隧道断面洞身侧面纵向非贯通裂缝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布置一般在我们云贵川地区较多,隧道的等级根据围岩的级别不能,施工的难度也不同,隧道设计的等级与勘察地质情况密切相关,所以隧道地区的前期的勘测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隧道在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也直接影响着隧道围岩变形对隧道施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隧道的运营质量。一般情况下,隧道在贯通后,由于勘测的频率不同,设计水平的影响,地质条件的影响,部分隧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裂缝。
隧道出现裂缝时,要全方面的分析原因,找到问题原因再做针对性的处理,对隧道的稳定性及运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起到至关性的作用。在公路工程熔岩地区,隧道施工完成后有一种现象为在隧道洞身断面上出现竖向不规则裂缝,一般为2mm~4mm之间,且有部分水滴出现,经简易处理采用灌浆处理效果不明显,因其熔岩地区围岩多为渗水岩体,且因隧道上部地质的水含量变化以及季节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水渗到隧道的的拱顶,通过隧道防水材料外侧渗到隧道的排水沟内,但由于排水板及隧道施工的多方面质量因素影响,有时不可避免的出现部分水量渗入二衬后面,造成应力变化,或者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隧道洞身出现纵向裂缝,该问题的出现影响主体质量的同时,更影响隧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隧道断面洞身断面纵向非贯通裂缝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使得溶岩地区隧道洞身侧面纵向非贯通性裂缝得到有效的处理,因采用排水管及排水眼的设置,隧道背衬后测少量渗水得到有效的排解,实现了统一排水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处理隧道断面洞身侧面纵向非贯通裂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步骤一:测量隧道裂缝的大小,进行统计;
步骤二:针对2~4mm的隧道裂缝进行凿开处理;
步骤三:裂缝为非贯通裂缝时,首先沿着裂缝的位置纵向放样,一般为15cm~20cm宽,深度5~8cm,开凿地带包含所有裂缝,开凿面为U型;
步骤四:处理非贯通裂缝时,开凿面进行平整,凿毛深度控制在5-10mm,下端一直开凿到排水沟;
步骤五:开凿完成施作后,表面做高强粘结剂均匀喷抹;
步骤六:待高强粘结剂达到粘结效果时,排水管安放,排水眼沿隧道主体洞身安放;
步骤七:开凿面侧面进行植入插筋,插筋每8~10cm设置一道;
步骤八:支护模板,采用高强度混凝土进行灌注;
步骤九:待强度达到80%后进行拆模;
步骤十:表面采用打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8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