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NB双末端测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8582.8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卉;陈莹;杨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nb 末端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DNB双末端测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DNA纳米球作为模板链进行测序;测序完成后,利用外切酶对合成的测序链进行消化;消化完成后,重新对所述模板链进行测序;或者以所述模板链生成互补链,并对所述互补链进行测序。利用外切酶将测序链进行消化,可以彻底去除测序链且基本不影响DNB状态,有助于重新测序或互补链的生成,最终保证测序数据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DNB双末端测序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一代测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测序读长可达1000bp,准确性高达99.999%,但存在测序成本高、通量低等方面的缺点,严重影响了其大规模应用。经过不断的技术开发和改进,以Roche公司的454技术、illumina公司的Solexa、Hiseq技术和ABI公司的Solid技术为标记的第二代测序技术诞生了。第二代测序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测序成本,而且还大幅提高了测序速度,并且保持了高准确性,但在序列读长方面比起第一代测序技术则要短很多。双末端测序在序列拼接上显得尤其重要,针对DNB-SEQ平台,互补链的生成质量对整个pair-end测序影响较大。DNB测序包括SE测序和pair-end测序,在SE测序过程中,可能出现失误导致这轮测序失败,造成样品损失及数据不可用,而在双末端测序中,完成SE测序后,通过链置换反应生成待测的互补链,再对其互补链进行测序,以保证测序数据的质量。
然而,目前DNB双末端测序方法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DNB双末端测序方法和试剂盒以及外切酶在DNB双末端测序中的用途,在DNB双末端测序过程中,利用外切酶将测序链进行消化,可以彻底去除测序链且基本不影响DNB状态,有助于重新测序或互补链的生成,最终保证测序数据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DNB双末端测序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DNA纳米球作为模板链进行测序;测序完成后,利用外切酶对合成的测序链进行消化;消化完成后,重新对所述模板链进行测序;或者以所述模板链生成互补链,并对所述互补链进行测序。
在DNB双末端测序过程中,以DNA纳米球作为模板链进行一链测序后,由于测序链(生成链)经过长cycle测序后,一些测序酶结合在测序链上以及带荧光阻断的dNTP切除后残留的scar都会影响Phi29酶的置换效果,从而影响互补链的拷贝数。
进而,发明人通过利用外切酶对合成的测序链进行消化,外切酶可以特异性的识别双链DNA的齐平末端或3’凹陷末端,从3’OH末端方向逐步切去单核苷酸,从而移除合成的测序链,恢复DNB的单链状态而质量不受影响,便于进行重新测序或是互补链生成,最终保证测序数据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DNB双末端测序方法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切酶选自外切酶III。由此,采用外切酶III可以进一步特异性地识别双链DNA的齐平末端或3’凹陷末端,从3’OH末端方向逐步切去单核苷酸,从而移除合成的测序链,恢复DNB的单链状态而质量不受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切酶III的终浓度为0.2~0.9U/μL。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消化效果。若浓度过低,无法完全有效地除去合成的测序链,从而对后续测序产生影响;若浓度过高,增加了测序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消化的反应温度为35~40℃,时间为8~14分钟。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消化效果,且缩短消化时间。若反应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无法完全有效地除去合成的测序链,从而对后续测序产生影响;若反应温度过高,容易导致酶活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8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