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内部空气检测的生物检测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8875.6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内部 空气 检测 生物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部空气检测的生物检测平台,根据空气变化进行生物检测,包括:底座、玻璃盖、工作盘与检测腔,玻璃盖设置于底座上,底座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外径与玻璃盖的内径一致,玻璃盖上端设置有基座,工作盘通过旋转轴连接基座的下端,工作盘设置于玻璃盖内部,工作盘包括内腔、入气口、双螺旋侧壁、若干滤气片与传输管道,双螺旋侧壁设置于工作盘的内腔,双螺旋侧壁与内腔的上下壁构成空气通道,入气口设置于工作盘外侧壁,入气口连接空气通道,滤气片设置于空气通道中,滤气片设置有若干空气进入口,空气进入口设置有滤网与导气片,导气片弯折,传输管道设置于工作盘中心并穿过旋转轴,传输管道连接检测腔,检测腔检测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内部空气检测的生物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主要是通过不断的积累物质,而植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的转化,但植物并不是受到的光照越强,光合作用就越强;不同的植物光敏性不同,有的为喜光植物,而有的为不喜光植物;喜光植物在在光照强度较强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转化能力越强;而不喜光植物则在较为阴暗的地方,光合作用的转化能力更强,但仍然需要光照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而植物生长的好,不仅仅是阳光的问题,空气、水等也会对植物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如今的植物培植,往往都依据光照、水分进行植物调整,通过肥料等进行影响植物生长的微生物等的,而没有对空气状况进行研究,不同空气组分对植物生长时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不同的影响,而需要植物生长处于最佳状态时,就需要对空气进行调整,因此,需要对植物生长的最佳空气状况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需要对植物生长的最佳空气状况进行检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内部空气检测的生物检测平台。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内部空气检测的生物检测平台,用于根据环境中空气的变化进行生物检测,包括:底座、玻璃盖、工作盘以及检测腔,所述玻璃盖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与所述玻璃盖的内径一致,所述玻璃盖上端设置有基座,所述工作盘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基座的下端,所述工作盘设置于所述玻璃盖内部,所述工作盘包括内腔、入气口、双螺旋侧壁、若干滤气片以及传输管道,所述双螺旋侧壁设置于所述工作盘的内腔,所述双螺旋侧壁与所述内腔的上下壁构成空气通道,所述入气口设置于所述工作盘外侧壁,所述入气口连接所述空气通道,所述滤气片设置于所述空气通道中,所述滤气片设置有若干空气进入口,所述空气进入口设置有滤网以及导气片,所述导气片弯折,所述传输管道设置于所述工作盘中心并穿过所述旋转轴,所述传输管道连接所述检测腔,所述检测腔检测空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检测腔包括工作腔、检测光发射装置、检测光接收装置以及检测芯片,所述检测光发射装置发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接收装置接收在所述内腔中的空气中传播的检测光,所述检测芯片进行接收光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内腔为暗室,所述内腔设置两个玻璃挡板,所述玻璃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管道与所述检测腔的连接位置的两侧,所述传输管道与所述检测腔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电子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检测光发射装置以及所述检测光接收装置分别设置于两个玻璃挡板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计时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电子阀,所述计时装置设置时间阈值,所述计时装置计时到达时间阈值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子阀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空气进入口竖直设置,所述导气片设置于所述空气进入口的两侧,所述导气片上下两侧封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玻璃盖还包括换气口,所述换气口连接空气交换器,所述空气交换器用于更换所述玻璃盖中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8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