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0178.4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余梦圆;王治淇;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深(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玉珠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甲醛 清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室内空气净化领域,该甲醛清除剂为由氨基酸、多胺类化合物、二氧化钛@氮化碳量子点、水性聚合物乳液、木质渗透剂、吸湿剂、表面活性剂、柠檬提取液和水制备而成的淡白色透明乳液。本发明不仅通过氨基酸和多胺类化合物可高效、持久固定甲醛,形成稳定性好、无毒、无害的产物,同时通过二氧化钛@氮化碳量子点光催化降解甲醛,能够在普通室内条件下彻底地催化分解室内甲醛,降低甲醛存量,同时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和细菌的活性,达到净化空气、杀菌、除臭、防霉等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净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平均每天超过80%时间在室内度过,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类装修材料问题层见迭出。对于我国而言,原木需求量大,森林资源稀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造板材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人造板材在装修用料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人造板材在生产中无法避免使用到的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材料,这类材料在遇热或与遇潮的情况下极易释放大量的污染气体如甲醛,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据世卫组织研究表明,甲醛作为一种毒性较高的分子,具有致癌、致突变、生殖毒性等危害,是公认的突变反应源,同时被列为一类致癌物,其致突变的机理在于,甲醛能与体内蛋白质、DNA、RNA等生物分子中游离的氨基酸自发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致使蛋白质和核酸变性使得基因突变。数据显示,甲醛浓度达0.08~0.09mg/m3时,会引发儿童轻微气喘;浓度高于0.5mg/m3时,会严重的刺激眼睛导致流泪;浓度再高时,会引起咽喉烧灼痛、呼吸困难、肺水肿等急性中毒症状;当浓度达到30mg/m3以上,会立即致死。不仅如此,日本国立大学研究表明,室内甲醛释放期一般为3-15年,甲醛的释放不仅呈现周期长的特性,还受季节、室内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上述痛点,研发一款安全、高效、持久、无二次污染的甲醛清除剂,用于室内空气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
目前市场常见的甲醛清除剂主要为植物提取物、氧化性物质和氨基类物质等,植物提取物对甲醛的处理效率低,污染无法及时解决,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保质期短。而氧化性物质自身纯在稳定性不高的特性,会随时间推移不断地发生分解,而且使用过程中存在对家中器具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氨基酸对甲醛的固定作用时间短,无法完全分解,过一段时间甲醛还会发生一定的反弹,不适宜作为治本的方法。
公开号为CN102671335A的专利公开一种甲醛清除剂,其成分质量比为:植物提取液34%~40%、碳酸氢钠9%~12%、过氧化氢8%~12%、渗透剂3%~5%、纯净水35%~40%;其制备工艺为:将提取液、碳酸氢钠、过氧化氢、渗透剂、纯净水依次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即可;该发明采用植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数分钟内快速分解甲醛,不反弹,无二次污染。不仅可以喷涂于物体或空气中祛除装修后的异味,还可以分解苯系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微生物等。但这种甲醛清除剂使用数月后甲醛去除率大幅度下降,依然无法长时间有效固定甲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安全、高效、持久、无二次污染的一种室内甲醛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甲醛清除剂,包括氨基酸、多胺类化合物、二氧化钛@氮化碳量子点、水性聚合物乳液、木质渗透剂、吸湿剂、表面活性剂、柠檬提取液和水;所述氨基酸、多胺类化合物、二氧化钛@氮化碳量子点、水性聚合物乳液、木质渗透剂、吸湿剂、表面活性剂、柠檬提取液和水的质量比为:氨基酸1~5、多胺类化合物1~5、二氧化钛@氮化碳量子点0.1~1、水性聚合物乳液1~10、木质渗透剂0.2~1、吸湿剂0.5~2、表面活性剂0.3~2、柠檬提取液1~5和水70~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深(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深(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0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