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催化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1204.5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蔚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刘广新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催化 燃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催化燃烧装置,通过制冷环制冷环的设置,可以有效将催化剂载体处燃烧产生的热量,由内向外传递,从而有效抑制在废气不断燃烧过程中温度的异常升高,同时在位于催化剂载体内的多个自开合鳃瓣的设置,在催化剂载体内温度过高时,其会在气撑网作用下展开,从而加速向外导热的速度,当催化剂载体内温度正常时,自开合鳃瓣逐渐恢复形变,恢复原来的导热速度,从而可以实现通过自开合鳃瓣根据装置本体内废气燃烧速度,自动调节向外导热换热速度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因燃烧时间延长造成的温度异常升高从而产生氮氧化物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避免需要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二次处理,有效降低废气处理成本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常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在排入大气前应采取净化措施处理,使之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这一过程称为废气净化,常用的废气净化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四种,催化燃烧是典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它借助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其在较低的起燃温度200~300℃下进行无焰燃烧,有机物质氧化发生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同时产生CO和HO,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其氧化反应温度低,所以大大地抑制了空气中的N形成高温NOx。而且由于催化剂有选择性催化作用,有可能限制燃料中含氮化合物(RNH)的氧化过程,使其多数形成分子氮(N)。
现有技术中在对废气进行催化燃烧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温度的控制,在废气持续燃烧作用下,极易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温度升高,使得产生较多的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气体,导致废气处理不完全甚至需要进行二次处理排放,造成废气处理成本增高,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废气催化燃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气催化燃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装置本体内相通,所述装置本体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多个横向均匀分布的催化剂载体,多个所述催化剂载体外端均套设有多个相互对应的制冷环,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靠近所述装置本体左右内壁的多个纵向相邻的两个制冷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细管,左右两个所述纵向细管分别与进水管以及出水管相通,所述制冷环包括多个沿着催化剂载体表面周向分布的外吸热半球,相邻两个所述外吸热半球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吸热主管,所述外吸热主管靠近催化剂载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内吸热支管,所述内吸热支管端部固定连接有内嵌引热球,所述内嵌引热球位于催化剂载体内。
进一步的,同一个所述外吸热主管上的两个内吸热支管均延伸至催化剂载体内,且两个内吸热支管延伸至催化剂载体内的长度不同,使得多个内嵌引热球延伸至催化剂载体内的长度不同,从而可以在催化剂载体内形成双层的向外导热的内嵌环,进而有效保证催化剂载体内的温度不易过高,进而有效保证在对废气进行催化燃烧时,不易产生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连通管、纵向细管、外吸热主管、外吸热半球、内吸热支管、内嵌引热球以及出水管均先固化连通,通过进水管处通入冷凝水,可以经过纵向细管、制冷环进而从出水管流出,实现内外热量的交换,进而有效保证装置本体内废气燃烧的温度不易因燃烧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高。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引热球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开合鳃瓣,相邻的所述自开合鳃瓣首尾相互重叠接触,多个自开合鳃瓣的设置,在催化剂载体内温度过高时,其会膨胀展开,从而加速向外导热的速度,当催化剂载体内温度正常时,自开合鳃瓣逐渐恢复形变,恢复原来的导热速度,从而可以实现通过自开合鳃瓣根据装置本体内废气燃烧速度,自动调节向外导热换热速度的效果,一方面有效保证装置本体内废气然燃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因燃烧时间延长造成的温度异常升高从而产生氮氧化物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蔚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蔚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1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