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1453.4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海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A01G9/02;A01G9/029;A01G27/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4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环境 修复 系统 | ||
1.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包括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过滤池(2),所述基台(1)的内部中心设置有分解池(3),所述分解池(3)的顶端铺设有植被(4),所述基台(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底盆(5)。
所述基台(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的内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与出水管(12)的一端分别与基台(1)内部两侧的过滤池(2)相连通,所述基台(1)的内壁铺设有隔水层(13),所述隔水层(13)为混凝土材质,所述植被(4)的上端种植有若干株植株(41),若干株所述植株(41)呈矩形排列,所述基台(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内架(42),所述内架(42)由顶板(43)与底板(44)组成,所述内架(42)为中空结构,所述顶板(4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5),所述顶板(43)的通过连接板(45)与底板(44)连接,所述内架(4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46),所述内架(42)的内部设置有导线(47),所述导线(47)的一端与电源固定连接,所述内架(4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板(48),所述插板(48)的形状为锥体,所述内架(42)的外表面交点处固定安装有灯珠(49),所述导线(47)的另一端与灯珠(49)固定连接。
所述底盆(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外环(51),所述外环(51)与底盆(5)为一体式连接,所述底盆(5)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底架(52),所述植株(41)的底端设置在底盆(5)的内部。
所述过滤池(2)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隔离架(21),所述隔离架(21)的内部设置有内网(22),所述内网(22)与隔离架(2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52)的内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内盆(53),所述底盆(5)的内部两侧开有内槽(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盆(5)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5),所述通孔(55)与内槽(5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盆(5)的顶端设置有顶环(56),所述顶环(56)的底端为橡胶材质,所述顶环(56)的底端与内槽(54)的端口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内部一侧活动安装有螺杆(23),所述过滤池(2)的顶端活动安装有转盘(24),所述转盘(24)与螺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电磁铁(25),所述内网(22)的底端与电磁铁(25)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3)的一端贯穿于电磁铁(25),所述螺杆(23)与电磁铁(25)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内部四角处设置有四根螺钉(26),所述过滤池(2)与螺钉(26)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内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杆(27),所述导杆(27)的一端贯穿与电磁铁(25),所述电磁铁(25)与导杆(27)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26)的顶端开设有凹槽(28),所述过滤池(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隔离网,所述内网(22)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过滤池(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石砾,所述石砾为多孔结构,所述分解池(3)的内部设置有土壤与微生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环境修复系统的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取一块土地作为基台(1),然后在基台(1)内挖出基坑,并在基坑的内壁铺设隔水层(13);
步骤二:在基台(1)的基坑内部两侧安装隔离架(21),将基台内的基坑分隔两侧的过滤池(2)和中心的分解池(3),在基坑的两侧开设有进水管(11)与出水管(12);
步骤三:在过滤池(2)倒入石砾,在分解池(3)内放入土壤与微生物;
步骤四:在基台的表面安装内架(42),将基台(1)分隔成若干个矩形阵列;
步骤五:在阵列内部先铺设植被(4),然后在植被上种植植株(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海,未经陈国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14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IL-33的抗体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止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