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微网无功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1632.8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婷;陈清;田亚荣;王鹏;周晴;赵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50 | 分类号: | H02J3/50;H02J3/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史俊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功率因数 无功 调节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微网无功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PCC点采样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获取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
根据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计算功率因数;
根据计算获得的功率因数和给定的目标功率因数,计算功率因数误差和功率因数误差符号;
将功率因数误差和功率因数误差符号进行PI控制;
响应于实时监测的目标功率因数改变,根据有功电流分量、无功电流分量、目标功率因数和当前无功电流给定值,计算当前前馈无功电流,将当前前馈无功电流与PI控制的输出进行叠加,对叠加后的结果进行限幅处理得到最终的无功电流给定值;
响应于实时监测的目标功率因数不变,则前馈无功电流保持不变,将前馈无功电流与PI控制的输出进行叠加,对叠加后的结果进行限幅处理得到最终的无功电流给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微网无功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PCC点采样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计算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具体过程为,
对三相电压进行锁相环控制,实时跟踪三相电压相角;
采用三相电压相角对三相电流进行dq旋转坐标变换,获得d轴电流和q轴电流;
对d轴电流和q轴电流进行滤波,获得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微网无功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功率因数的公式为,
其中,cos(θ)为功率因数,id_PCC、iq_PCC分别为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sign(·)为符号判定函数,响应于iq_PCC小于预设的电流滞环宽度最小值,sign(iq_PCC)由+1变-1,响应于iq_PCC大于预设的电流滞环宽度最大值,sign(iq_PCC)由-1变+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微网无功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功率因数误差的公式为:PF_Ref-cos(θ);计算功率因数误差符号的公式为:sign(PF_Refcos(θ));其中,sign(·)为符号判定函数,cos(θ)为功率因数,PF_Ref为目标功率因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微网无功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有功电流分量、无功电流分量、目标功率因数和当前无功电流给定值,计算基于目标功率因数控制的前馈无功电流,具体过程为,
根据有功电流分量、无功电流分量和目标功率因数,计算无功电流的增量需求;
利用变比系数对增量需求进行无功调节装置侧折算;
将折算后的增量需求与当前无功电流给定值相加,得到基于目标功率因数控制的前馈无功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微网无功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无功电流的增量需求公式为,
ΔI=abs(id_PCC)×tan(acos(PF_Ref))-iq_PCC
其中,ΔI为无功电流的增量需求,id_PCC、iq_PCC分别为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PF_Ref为目标功率因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微网无功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无功调节装置配置在低压侧,变比系数等于微网与大电网连接变压器高压侧与低压侧的额定变比;响应于无功调节装置配置在高压侧,变比系数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16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阀
- 下一篇:一种黑色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