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线的除水干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1641.7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朱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青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6 | 分类号: | F26B11/16;F26B21/00;F26B25/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郎海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电池 生产线 干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线的除水干燥装置,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干燥架,干燥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搅拌机构,干燥架包括一干燥筒,干燥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支撑板,干燥筒的顶端贯通连接有一进料管,干燥筒的底端且位于两支撑板之间贯通连接有一出料管,出料管通过封堵组件进行封堵,干燥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电机板,电机板上固定安装有一驱动电机,干燥筒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风机板,风机板上固定安装有一暖风机。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组件,能够对干燥筒内部的锂电池进行搅拌,而且搅拌管在与锂电池接触的同时能够对锂电池的底部进行干燥和除水,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干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线的除水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除水干燥,保证锂电池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目前市场上的除水干燥均是将原料防止在传送带上,由传送带带动原料经过干燥装置就算完成除水,以上方法虽然可以对表面的原料进行干燥除水,但底部的原料无法进行彻底的干燥和除水,无法保证锂电池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导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而且现有的锂电池生产线用除水干燥装置难以将干燥完成的锂电池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线的除水干燥装置,通过设置搅拌组件,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生产线用除水干燥装置难以对锂电池的底部进行干燥和除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线的除水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架,所述干燥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搅拌机构;所述干燥架包括一干燥筒,所述干燥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支撑板,所述干燥筒的顶端贯通连接有一进料管,所述干燥筒的底端且位于两支撑板之间贯通连接有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通过封堵组件进行封堵,所述干燥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电机板,所述电机板上固定安装有一驱动电机,所述干燥筒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风机板,所述风机板上固定安装有一暖风机,所述暖风机上设有一输风管;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一搅拌组件和两对称设置的推料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贯穿干燥筒且与干燥筒转动配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面开设有一第一输风槽,所述输风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一输风槽的内部且与第一输风槽转动密封,所述搅拌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三组支板,每组支板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一搅拌管,所述搅拌管的内部开设有输热孔;所述推料组件包括一固定盘和一移动盘,所述固定盘固定套接在搅拌轴的一端面上,所述移动盘的内部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搅拌管的周侧面与通孔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盘与移动盘之间通过三个多级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风管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一限位环,所述第一输风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一限位槽,所述输风管外侧的限位环位于限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的内部开设有一第二输风槽,所述第一输风槽、第二输风槽和搅拌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与移动盘的直径相同,且固定盘和移动盘的周侧面均与干燥筒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组件包括两立板和两螺栓,所述立板固定安装在干燥筒的底端,两所述立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一滑槽,两所述立板之间滑动连接有一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一定位孔,所述螺栓穿过立板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弧形封堵板,所述弧形封堵板位于出料管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套接有一防护垫。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青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青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1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