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云图中雷暴云团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1993.2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6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魏祥;陈曦;王峰;严勇杰;毛亿;孙蕊;聂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V20/13 | 分类号: | G06V20/13;G06V10/30;G06V10/76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于瀚文;胡建华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云图 雷暴 云团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卫星云图中雷暴云团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图像预处理;
步骤2,气象云图标注;
步骤3,建立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4,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基于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雷暴云团识别;
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卫星云图数据解析:
步骤1-2,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
步骤1-3,进行灰度直方图增强;
步骤1-1包括:
将卫星云图的原始传输数据解析为红外云图,对卫星云图中的地理坐标进行识别,将地球球面的所有位置连续的表示在卫星云图的平面中,建立地球表面位置和卫星云图中像素点的点对点的对应函数关系;
步骤1-2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加权中值滤波权系数W(i,j):
W(i,j)=[W(N+1,N+1)-α·d·D/m]
其中,局部窗口的大小为2N+1,α为常数,d是点(i,j)到局部窗口中心的距离,i,j分别表示横坐标和纵坐标,D和m分别是局部窗口的方差和均值;
将加权中值滤波权系数的计算公式改进为:
其中,D(i,j)是以(i,j)为中心点的局部窗口的方差;C是对数压缩范围;基于加权中值滤波权系数进行中值滤波;
步骤1-3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卫星云图图像灰度值:
其中,xi,j,x’i,j分别为变换前、后的卫星云图图像灰度值,mi,j是以xi,j为中心的窗邻域均值,H(·)为直方图均衡的变换函数,并且参数k满足以下条件:当xi,j位于无细节处,即xi,j处像素的灰度值与其周围的像素点灰度值的大小不超过20,此时k趋近于0,反之,k的取值趋近于1;
选取窗W内邻域灰度方差作为自适应变量计算参数k:
其中,为窗W内的灰度方差,为原始卫星云图的噪声方差,k’为一个比例系数;
步骤2包括:
步骤2-1,数据选择:比较记录步骤1中所得到的卫星云图的基本信息,其中需要记录的基本信息包括卫星云图所包含的经纬度范围、云图的云层范围;
步骤2-2,数据标注:运用步骤1-1得到的对应函数关系,对比全国气象网站中公开的基本反射率图像,利用步骤2-1中整理的卫星云图基本信息进行标注,形成训练和验证时所需要的数据集;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其中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验证集用于对训练后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
步骤3包括:
步骤3-1,建立包括两路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包含输入层、卷积层、最大池化层、全连接层和最后的Softmax分类层以及输出层,将两路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并联在一起,得到包括两路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即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两路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分别为本地路径和全局路径,本地路径是使用7×7卷积核的通路,全局路径是使用13×13卷积核的通路;
步骤3-2,改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于本地路径和全局路径中使用两次卷积操作,接着使用3×3大小的卷积核进行卷积;本地路径和全局路径的特征映射经过串联然后被送到输出层;分别在本地路径的卷积过程中,设计4层,8层,12层卷积的操作,将图像分别进行输入,比较结果;
步骤3-3,输入串联结构:通过依靠卷积层的连接,添加一个常规的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全局路径的附加输入,最后使用步骤3-2中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作为两路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后续连接;
步骤4包括:
步骤4-1,捕获变化的反馈项:
使用ft-1和ft-2分别表示在先的目标函数的值和在后的目标函数的值;
如果ft-1≥ft-2,则计算变化rt为如果ft-1≤ft-2,则计算变化rt为rt值始终为非负数,但小于或大于1,它能捕捉到变化的增加或者减少;
步骤4-2,平滑跟踪使算法收敛:
对步骤3建立的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定义目标函数dt=βdt-1+(1-β)rt,
其中β∈[0,1)表示衰减率,通过平滑的跟踪削减目标函数dt,令作为目标函数在t-2时刻的平滑估计值,并且
其中作为目标函数在0时刻的平滑估计值,f0作为实际情况在0时刻的平滑估计值;为使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保持收敛,目标函数dt的最终需要处于一个范围内,设定所述范围的上届与下届分别是k和K,且均大于0;设定:并且此时k<γt≤K,
则计算过程中的系数并且最后目标函数的实际取值γt是
当时,同样有大于0的k和K,同时计算过程中的系数并且同时最后目标函数的实际取值γt是
运用步骤2所准备的数据集中的训练集,对步骤3建立的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使用小批量更新方法,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每50次迭代保存神经网络中的参数;训练过程中,神经网络的损失达到稳定结束训练,保存过程中的最终参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19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境电商平台的商品配送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抓卡喷砂涂层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