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瓦斯工作面巷道结构、布置方法及其煤柱宽度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2678.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柏建彪;闫帅;潘桂强;朱前程;张栋;张自政;王襄禹;徐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F1/00;E21F7/00;E21F15/00;E21C4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翩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斯 工作面 巷道 结构 布置 方法 及其 宽度 确定 | ||
1.一种高瓦斯工作面巷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工作面均布置双U型巷道,相邻两工作面中,上一工作面轨道回风巷(3)用作下一工作面瓦斯排放巷(5),上一工作面瓦斯排放巷(4)用作下一工作面回风巷(6);下一工作面瓦斯排放巷(5)朝向上一工作面(1)的一侧布置有高水材料巷旁充填体(7)。
2.布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瓦斯工作面巷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布置初始工作面,同时掘进轨道回风巷和瓦斯排放巷;
步骤二、在初始工作面回采期间,将初始工作面的轨道回风巷进行沿空留巷,并构筑巷旁充填体(7),形成下一工作面瓦斯排放巷(5);将初始工作面的瓦斯排放巷,用作下一工作面回风巷(6);
步骤三、待初始工作面回采完毕、上覆岩层稳定后,贯通下一工作面(2)辅助切眼,形成完整的采矿系统;
步骤四、重复步骤2-3,采用顺序接替方式布置多个工作面,进行煤炭开采,直到完成整个采区的工作面巷道布置和工作面回采。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瓦斯工作面巷道之间煤柱的宽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当煤柱两侧应力在未叠加之前,煤柱上方垂直应力分布形态曲线与x轴间所形成的面积中,非弹性区内的面积:
步骤二、计算当煤柱两侧应力在未叠加之前,煤柱上方垂直应力分布形态曲线与x轴间所形成的面积中,弹性区内的面积:
步骤三、计算当煤柱两侧应力叠加之后,煤柱上方垂直应力分布形态曲线与x轴间所形成的面积中,非弹性区内的面积:
步骤四、计算当煤柱两侧应力叠加之后,煤柱上方垂直应力分布形态曲线与x轴间所形成的面积中,弹性区内的面积:
步骤五、根据面积叠加原理S1+S2=S3+S4,对四个公式进行化解及整理,可获得煤柱的非弹性区宽度xp;
步骤六、结合煤柱设计中有关核区率的公式,即以及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要保持煤柱稳定性,需使得核区率大于65%,计算得出煤柱的合理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6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多点计量智能皮带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