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及故障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2741.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李伟光;侯晓鹏;张占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7B5/32 | 分类号: | B27B5/32;B27G19/02;B27G23/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温度 感知 智能 木工 圆锯 装置 故障 判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轴(9),以及套接在所述安装轴(9)上的圆锯片(1),在所述圆锯片(1)的一侧设置有套接在所述安装轴(9)上的数据采集及信号发射装置(5),在所述圆锯片(1)内设置有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圆锯片(1)温度的贴片式温度传感器(3);所述贴片式温度传感器(3)与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发射装置(5)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锯片(1)包括片基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片基体(11)表面的多个微凹槽(2),所述贴片式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所述微凹槽(2)内底部,所述贴片式温度传感器(3)的引出导线刻蚀在所述片基体(11)内部,且所述引出导线的末端引出至所述片基体(11)表面并连接有嵌在所述片基体(11)表面的接线端子(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发射装置(5)靠近所述片基体(11)的一端面设置有接口(6),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发射装置(5)与所述接线端子(4)通过接口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9)包括用于连接驱动设备的第一连接部(91),以及用于安装圆锯片(1)的第二连接部(92),且所述第一连接部(91)的直径比所述第二连接部(92)的直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锯片(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91)的一侧设置有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92)上的第一夹盘(8),在所述圆锯片(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91)的一侧设置有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92)上的第二夹盘(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盘(8)和所述第二夹盘(7)靠近所述圆锯片(1)的一端面均设置有凹槽(12),且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发射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夹盘(7)的凹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92)表面具有螺纹结构,在所述第二夹盘(7)远离所述圆锯片(1)的一侧通过螺栓(1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92)对所述圆锯片(1)实现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锯片(1)、所述第一夹盘(8)、所述第二夹盘(7)及所述数据采集及信号发射装置(5)均具有相同大小且用于套接在所述安装轴(9)上的中心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式温度传感器(3)的数量为3,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片基体(11)的圆心外围表面上。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感知的智能木工圆锯装置的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在圆锯片进行锯切加工时,贴片式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片基体的温度数据;
步骤200、贴片式温度传感器通过接线端子将所述温度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与信号发射装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温度测试信号;
步骤300,数据采集与信号发射装置将温度测试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输发送至计算机终端;
步骤400,计算机终端将所获取的温度测试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以获取当前圆锯片的运行状态,若实时获取的温度测试信号大于预设值,则判断木工圆锯装置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即为临近故障状态;若实时获取的温度测试信号小于预设值,则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7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