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三维实体模型的紧固件自动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2967.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任开迅;王志毫;顾齐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唐超文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三维 实体 模型 紧固 自动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维实体模型的紧固件自动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读取数据:读取装配体模型的组件树;(2)识别零件孔;(3)生成装配孔列表;(4)分配组件;(5)装配孔分组;(6)选型和自动装配。本发明通过自动安装的方案,大大减少了三维模型在安装过程中复杂的选配程序,并且减少了在三维模型的装配过程中反复交换选择,提高人工交互功能,提升了三维模型的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三维实体模型的紧固件自动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紧固件,是用途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标准化程度高,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大量使用,设计师在CAD设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紧固件选型和装配,目前,国内存在许多的紧固件辅助装配软件,均是采用用户交互选择装配孔,并进行单一选型后装配,当存在多处需要安装时,需反复交互选择,与手工装配相比效率提升不大。
为进一步提升紧固件装配效率,需要采用自动识别装配孔的方式,代替人工交互选择,从而进行更高效的自动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维实体模型的紧固件自动安装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三维实体模型的紧固件自动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读取数据:读取装配体模型的组件树;
(2)识别零件孔:对装配体中的零件孔进行识别,生成以零件路径为关键字和其所对应的零件孔列表为值的字典数据;
(3)生成装配孔列表:根据步骤(1)读取组件树和步骤(2)读取零件孔列表字典,组件树引用文件路径和零件孔列表字典中关键字的对应关系,将零件孔位置坐标通过组件节点的变换矩阵,变换至总装配体坐标系下,生成待配对孔列表,根据配对算法进行配对得到装配孔列表;
(4)分配组件:根据装配孔关联的组件,将装配孔列表分配到组件树中对应的组件节点下;
(5)装配孔分组:通过组件树生成文件引用树,并将装配孔分组;
(6)选型和自动装配。
作为优选,步骤(1)中,读取方式采用递归读取装配体组件的方式进行参数组件树模型封装,组件树模型中包括多个组件树节点模型,组件树节点模型包括装配关系信息和数据域信息。
作为优选,步骤(2)中,零件孔包括位置信息、几何信息、配合信息和零件孔类型,零件孔类型包括通孔和盲孔。
作为优选,步骤(2)中,对装配体中的零件孔进行识别:如识别所得孔圆柱面的两个环的对应环,均为内环即为通孔,如存在外环即为盲孔,由多个通孔配对而成的装配孔为通孔,存在一个盲孔的装配孔为盲孔。
作为优选,步骤(3)中,配对算法包括:孔配对采用先配对通孔后,再配对盲孔的方式,其中:
通孔的配对过程为:以Cn2的组合方式进行配对,配对成功的装配孔的孔仍需要加入待配对列表,直到全部通孔配对完成;
盲孔的配对过程为:遍历盲孔列与未参与配对通孔和已配对成功的装配孔进行配对。
作为优选,配对的计算过程为:先取得两个孔的轴向向量,如果两个孔轴向向量共线,且孔间距离小于允许误差,则配对成功,配对成功的装配孔,通过参与配对的孔提取配合信息;反之,则跳过处理下一个,直至所有配对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迈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泊位状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房屋建筑用门框贴木纹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