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3662.2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2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州;李先军;王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之州植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D9/02 | 分类号: | C05D9/02;C05G5/23;C05G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腾盛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它主要步骤如下:在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把螯合剂EDTA按比例用量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加入氢氧化钠,搅拌溶解,变清后加入一定量的稀土,然后加入聚磷酸盐,采用双螯合工艺,加水至刻度,再搅拌3‑4小时;搅拌后静置1‑1.5天,澄清后,去杂质,放入成品罐中,然后按要求包装;本发明产品解决了与腐殖酸、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水溶肥、冲施肥、滴灌肥、有机肥等混配性差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农用是我国独创的一项农业增产途径,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国外曾有少数农学家和生物学家探索过稀土元素对促进农作物生长问题的研究,但由于当时稀土元素本身极为昂贵,使科研工作者对稀土的农用没有取得系统性的突陂。我国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对稀土农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工作,1986年1月国家科委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农业部和卫生部及有关专家对农用稀土的科研成果进行了综合验收,在验收结论中指出“农用稀土化合物应用研究成果是一项具有创新和开拓意义的重大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明显落后于我国。
稀土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促进作物生根、发芽和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转,使作物增产和改善品质。目前,稀土主要应用在苹果、梨、香蕉、蔬菜、设施农业、花生,林木花卉育苗等经济作物上,一般单独使用稀土可增产12%左右。
稀土对作物抗冻早发芽、保花保果、提高糖度,着色鲜艳、周正果形,提前成熟、还原瓜果蔬菜自然香味等方面效果较好,但与腐殖酸、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水溶肥、冲施肥、滴灌肥、有机肥、复合(混)肥及杀虫杀菌剂、除草剂混配性差,单独喷施费工费时,稀土在农作物上的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该添加剂解决了与腐殖酸、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水溶肥、冲施肥、滴灌肥、有机肥、复合(混)肥和杀虫杀菌剂、除草剂等混配性差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搅拌下,先向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螯合剂EDTA按比例用量加入反应釜中,通过机械搅拌并辅助加温的方式将螯合剂EDTA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a;其中,螯合剂EDTA与水的质量比为1:(4-5),反应釜内液体温度为65-85℃;
S2. 搅拌下,接着向溶液a中加入氢氧化钠,通过机械搅拌并辅助加温的方式持续搅拌溶解,溶解至反应釜内液体清澈透明且没有悬浮物为准,得到溶液b;氢氧化钠与螯合剂EDTA的质量比为1:(2.5-4);反应釜内液体温度为65-85℃;
S3. 搅拌下,向溶液b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硝酸稀土和聚磷酸盐,接着用水调整至反应釜的标准刻度,通过机械搅拌并辅助加温的方式持续搅拌3-4小时,反应釜内液体温度为65-85℃,停止反应后静置1-1.5天,静置过程停止搅拌和加热;硝酸稀土与螯合剂EDTA的质量比为(3-5):1,聚磷酸盐与螯合剂EDTA的质量比为(5-6):1;
S4. 打开反应釜底部的阀门,将S3中静置后产生的杂质去除,然后将清液计量、分装。
如上述的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步骤S1中所述螯合剂EDTA与水的质量比为1:5,反应釜内液体温度为80℃;
如权上述的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步骤S2中所述氢氧化钠与螯合剂EDTA的质量比为1:3。
如上述的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步骤S3中所述硝酸稀土为38%硝酸稀土粉剂。
如上述的一种螯合稀土的制备方法,步骤S3中硝酸稀土与螯合剂EDTA的质量比为4:1,聚磷酸盐与螯合剂EDTA的质量比为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之州植保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之州植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系统
- 下一篇:等流速的熔喷模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