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心脏瓣膜和人工心脏瓣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3677.9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8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赖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心脏 瓣膜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和人工心脏瓣膜系统,人工心脏瓣膜包括瓣架和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包括凸出部,凸出部设于瓣架上,且凸出部向瓣架的外侧凸出,凸出部被构造成受径向压缩时可形成褶皱。本发明的人工心脏瓣膜植入人体后,凸起结构中的凸出部与自体瓣环对应接触,凸出部会受到自体瓣环对其产生径向压缩作用,凸出部形成的褶皱与自体瓣环接触,可以增加凸出部与自体瓣环内壁的接触点,可以提高贴壁性,并且减小凸出部与自体瓣环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大小,可降低血液流过该间隙的流速,血液中的蛋白质在间隙处沉积并形成血栓可对间隙进行封堵,进而防止瓣周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和人工心脏瓣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脏瓣膜病变已经成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虽然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能从外科瓣膜置换手术中获益,但仍有大量患者由于瓣膜病变晚期、高龄以及存在多种并发症等原因而不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而介入人工瓣膜手术可克服上述不足。2002年,Cribier等人将带有人工瓣膜的支架植入到人体已病变的主动脉瓣位置,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近几年来,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经验的积累,介入心脏瓣膜支架开始应用于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等不宜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例。
如图1所示,现有的人工心脏瓣膜10包括瓣架11和覆盖在瓣架11外的外裙围13。为了适应自体瓣环(自体瓣环的形状大致呈圆形)的生理形态,瓣架11中与自体瓣环接触的部位设置成圆筒状态。瓣架11由具有形状记忆的材料制成,使得瓣架11具有自膨性,瓣架11由鞘管中释放后自膨胀展开。为了便于压缩后装入鞘管中,瓣架11上具有多个网孔。
人工心脏瓣膜10植入人体后,瓣架11在其自膨力作用下展开,由于瓣架11上具有网孔,导致瓣架11的材料在360°圆周方向并不连续,进一步地导致瓣架11只有几个支撑点111对外裙围13进行径向支撑,展开后的外裙围13只有在支撑点111位置与自体瓣环的内壁相接触。由于自体瓣环的形状大致呈圆形,因此外裙围13构成该圆的弦,外裙围13与自体瓣环之间具有非常严重的瓣周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人工心脏瓣膜,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后容易出现瓣周漏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包括瓣架和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包括凸出部,凸出部设于瓣架上,且凸出部向瓣架的外侧凸出,凸出部被构造成受径向压缩时可形成褶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受径向外力作用时,各凸起结构的凸出部可独立地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瓣架上形成有网孔,凸出部凸出于网孔的外侧,且凸出部覆盖在被其凸出的网孔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人工心脏瓣膜还包括外裙围,外裙围覆盖于瓣架的外侧面,外裙围至少部分凸出于瓣架的外侧面形成凸出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裙围至少部分与瓣架相连,外裙围与瓣架相连的部分为连接部,相邻两凸出部通过连接部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瓣架包括多圈轴向相连的环状网格结构,凸起结构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环状网格结构相连,弹性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瓣架的外侧与凸出部的内侧面相抵,弹性件与凸出部相连,弹性件受径向压缩时可向内弹性变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环状网格结构包括多个单元格,多个单元格环形相连形成环状网格结构,弹性件与单元格的轴向端部相连,在与环状网格结构的中心轴平面平行的投影面内,单元格的正投影包围弹性件的正投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其中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包括多个弹性件,多个弹性件中一部分弹性件与单元格的近端相连,另一部分弹性件与单元格的远端相连,在压缩状态时,与单元格的近端相连的弹性件与与单元格的远端相连的弹性之间具有轴向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